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498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39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主人公圣地亚哥是最典型的海明威式的英雄。然而,随着对作品的深入了解,人们更加关注具备硬汉子精神的老人的现实命运。为此,运用现象学的两极理论分析《老人与海》的文体风格和文本意蕴,旨在从老人的自言自语、海上搏斗和他的梦境,透视“硬汉子”老人圣地亚哥现实命运必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52.
朱珩青的《路翎传》用翔实的材料考证了路翎小说中的人物原型和故事原型。传记指出《财主底儿女们》中所描写的蒋家大院就是路翎的出生地苏州蒋家,小说中陆明栋的生活原型就是路翎本人,其他人物如蒋捷三、蒋淑华、傅蒲生等都有生活原型。传记还指出《谷》所写的故事实际上是路翎1940年初与李露玲在合川县育才学校时期的一段爱情纠葛,而《云雀》是以路翎的好友阿龙的妻子张瑞为原型所写的反映知识分子性格悲剧的故事。朱珩青《路翎传》原型考证的价值在于为证明路翎小说的自传性提供了切实的证据,同时为“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做了恰当的注脚。  相似文献   
53.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明威在作品中彰显了主我意识,《老人与海》里的主人公桑提亚哥就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体现海明威强烈主我意识的人物形象.作者海明威通过描述桑提亚哥出海捕鱼的艰难历程,着力刻画他不畏艰险、勇于与命运斗争的顽强个性.在这个人物的身上寄托了海明威对生命意义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54.
人与自然(天)的依存关系,既有必然的科学基础,也有客观的理论根据,还有着真实的时空表征,即人天在人类历史层面上的时间表征,和它们在现今全球层面上的空间表征。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人天依存关系的时空表征,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5.
《废都》与《华都》均反映了商业化进程对文化的冲击以及人文精神的丧失;表现了著名男性的魅力以及对女性的强大诱惑力,表达了人文学者的自恋情结;在赤裸裸的性爱展示中流露出对女性的歧视;在身心疲惫后,试图在城乡的碰撞中寻找人的精神家园。同时,二者还有巨大的不同:《废都》表现的是历史辉煌过后的废墟,《华都》表现的繁华现实背后掩藏的历史废墟;庄之蝶与女性的交往是一种救赎,姚征冬与女性的交往却是对自我身份的一种确证;贾平凹以乡村来匡正城市的荒漠化,而叶辛却把上海与贵州相提并论。两位作家的情绪表现都充满着遗老遗少味,对现代性的拒绝表明了他们的边缘化与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56.
庄子作品受其圆周思维方式的影响,大都透露着与物无争的自然主义气息。学习并运用这种特别的思维方式,能 为处理主客、物我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7.
伤春悲秋化是我国古代学的显特点之一。家国同构是它的隐形结构、伤春悲秋作为内容只有盛载于这个框架这中有意义。李清照词《声声慢》就是以家国同构作为隐形结构,以愁的渲染烘托作为内容和显形结构,演绎归纳出她人生之大不幸的,因而该词超出了一般以愁咪内容的作品而历久不衰,魅力四射。  相似文献   
58.
《老人与海》和《红岩》的作者都同样塑造了具有高傲、意志和坚忍不拔精神的英雄形象。本文试图比较两部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从中找出相似处和相异处,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探索人生真谛,发掘世界丈学宝库中的精华以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9.
在陶渊明经典化过程中,苏轼的“发明其妙”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苏轼之“发明”最为主要的内容在于对陶诗自然风貌的揭示,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诗人自然、率真人格境界的阐释,二是对其不刻意雕琢、“无意”为诗艺术风格的阐释。  相似文献   
60.
在俄国绝大多数文学评论者眼里,奥勃洛摩夫与“多余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学典型,但在我国文学评论界,奥勃洛摩夫往往被列入“多余人”画廊,而且还被视为“多余人”历史的终结者。我国文学研究者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借用杜勃罗留波夫的观点对奥勃洛摩夫的形象意义进行阐释时,既没有对之加以客观解读,也没有加以适度诠释,有时甚至还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某些“不同声音”加以屏蔽。本文从新的角度论证奥勃洛摩夫既非“多余人”,更非“多余人”的末代典型,他只是以独特的方式实现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