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95篇
科学研究   8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5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三都澳水质状况与水产养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三都澳海域水质的污染状况及其产生原因,重点探讨大黄鱼养殖与水体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2.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推进高校众创空间合作发展,可为粤港澳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粤港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构建粤港澳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在国家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众创空间数量不断增长,合作内容与形式不断深化。根据合作现状,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推动众创空间合作发展,应树立共同体意识,资源共享,促进协同合作;凸显发展特色,求同存异,实现互补合作;拓宽发展范围,开放创新,力争全面合作;利用区域优势,与产业融合,推进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19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土地资源供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总体面积不大,而人口较多,这对经济区用地较多的城镇建设、工业建设和交通基础建设带来了较大压力。要缓解北部湾开发的土地供应紧张状况,就要把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单列土地使用区,加大对经济区用地的倾斜力度,做好统筹规划,保护和用好原有的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94.
为寻找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方向,以2012—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12个出口制造行业为样本,从产业发展视角提出以结构优化、质量进步、技术创新为核心内容的出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运用犹豫模糊熵权和TOPSIS法进行量化评测,实证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出口制造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优劣势以及实现升级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出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总体上处在中等偏上水平,呈现一定的波动增长态势,其中行业结构水平成为该区域的优势项,但同时也存在行业发展不平衡、市场感知不足、研发创新能力提升空间大、代工思维影响遗留较强等问题;鞋类、服装、箱包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依赖型制造业的行业结构水平较低、创新能力较弱。为此,粤港澳大湾区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出口制造业与智能制造的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和强化质量品牌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5.
科技协同创新及一体化发展是区域提升技术创新的重要方法。尽管粤港澳大湾区内协同创新主体日趋成熟,但主体间关联性较弱、科研成果跨界流动不畅以及转化困难等问题制约了科技协同发展。为研究以载体平台为连接枢纽的湾区内协同发展及一体化建设,与世界三大湾区载体平台发展模式进行对比,提出以创新市场主体、优势学科门类、联合实验室、孵化空间和创新联盟为着力点,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科技载体平台的路径。最后,在强化载体平台“创新枢纽”地位、构建实现多产业融合的载体平台以及深根典型创新平台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为促进大湾区内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96.
作为国家重要区域发展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目前正处起步阶段。本文分析: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是保障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提升湾区治理的重要突破口;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湾区要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中国目前的社保政策的碎片化状况成为境外人才进入广东工作的后顾之忧,这一状况必须尽快改变;大湾区的建设有赖于年轻人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但目前的客观现实与我们的良好愿望相距甚大;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湾区比较,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差异尤为明显。本文提出:在当下治理任务繁重复杂的情况下,要实现湾区建设的良好开局,首先必须重点抓好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港澳青年深度融入湾区内地和尽快构建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治理机制等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97.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文章总结了粤港澳大湾区国土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分析了生态保护修复中全要素链条管理、跨区域协作、目标格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系统观、整体观、协同观视角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8.
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构建包括基础研究投入、人才、高校院所、科研基础设施在内的基础研究政策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等科技创新强国强化基础研究的政策经验,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从持续加大基础研究资金投入力度、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联合港澳力量开展基础研究、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探索实施大湾区诺贝尔奖零突破计划、制定“华人科学家回归计划”并探索实施技术移民制度等七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9.
总结了世界发达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经验,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资源比较优势和不足。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要素的基础上,基于一般系统模块论构建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模型,系统分析了各模块的功能定位和协同关系。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实际,对其科技创新体系协同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0.
在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对比分析两大城市群新旧动能转换水平、时空演变规律与区域差异,对两大城市群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和推广先行示范效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需求侧、供给侧和结构转换侧三个动能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测算2012-2019年两大城市群36个城市新旧动能转换水平,并利用自然断点法、核密度法等探究两大城市群新旧动能转换时空演变规律与区域差异。研究得出:①长三角与大湾区城市群新旧动能转换分别呈现出“类N”型和“类U”型波动增长趋势,不充分性特征明显;②长三角城市群新旧动能转换表现出“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分布、“多极化”的空间格局以及“沙漏型”的空间层级特点,而大湾区城市群新旧动能转换表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空间分布、“单极化”的空间格局以及“倒金字塔型”的空间层级特点;③两大城市群核密度曲线延展性均由“右拖尾”转变为“收敛”趋势,表明两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新旧动能转换中心极化现象得到逐年改善,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