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111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88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冯班为明末清初知名学者,其著《钝吟杂录》通过反思明朝灭亡的教训,对程朱理学的空疏之弊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体现出强烈的反理学思想倾向,对研究明清之际的社会思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2.
况周颐的生卒年,通行的说法是生于清咸丰九年(1859),卒于民国十五年(1926),享年六十八。本文认为应是生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卒于民国十五年,实足年龄应是六十六。“享年六十八”的说法是据上海虚两岁的计算法。况周颐的一生可分为三个时期:由四川入京前为第一时期,这个时期他是目空一切的。入京以后到辛亥革命为第二时期,这个时期是他做官、任教时期。辛亥革命后在上海的遗老生活时期是第三时期。况周颐是尊崇词体的,他论词的审美原则是:(一)襟抱;(二)重、拙、大——“重”和“大”之间有区别,但基本内涵都是一个“真”字,因此,王鹏运、况周颐都常把“重”、“大”联用。“拙”是指创作方法;(三)守律。况周颐词作途程极长,所以不完全符合他逐步形成的论词主张,但和他的生活途程却是紧密相连的。据其《餐樱词自序》所云,可分为三个时期:同治十一年(1872)至光绪十三年(1887)为第一期。这时期的词作多为“少年兴会”或“为赋新词强说愁”之类。光绪十四年(1888)二月入都至辛亥革命后到上海之前为第二期。这时期的词主要是从不同角度表达其爱国之情。况氏说他这时期的词“笔力千钧,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极词家明转之说。与早岁所作又不相侔矣。”宣统三年至上海到民国十五年逝世为第三期。这时期词主要是写沦落之感、沧桑之悲、故国之思。充分表现了晚清遗老的思想感情。词风委婉缠绵。况周颐词小令近淮海、小山,长调类清真、梅溪。有着深深的个人和时代的印记,和清代其他许多词人不一样, 在清代词史上有着不同一般的地位。  相似文献   
73.
《石钟山记》是一篇严谨的科学研究论文,其中含有丰富的科学方法论思想。苏轼在探求石钟山为何“声如洪钟”的原因过程中,以及对他人观点的反驳中,多次使用了探求因果关系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即19世纪英国人穆勒总结的“穆勒五法”。  相似文献   
74.
徽州多名宗大族。宗族活动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考察徽州的宗族,其实就是考察徽州社会。以清末民初祁门西乡云村捐监生李邦福杂记手稿为中心,对李氏世荣堂宗族活动的粗浅研究,以期由个案资料的挖掘为更深层次的共性研究提供些微参考。  相似文献   
75.
花鼓灯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它不仅整合了歌、舞、戏等多种艺术形式,还揉合了武术与杂技等特殊的技巧性肢体动作。从其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上集聚了我国民间艺术的特点与特色。花鼓灯的起源、发展、流传以淮河流域为主,由于地区性差异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的流派。以冯国佩为代表的“冯派”花鼓灯艺术是花鼓灯舞蹈中的一枝奇葩,其形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76.
句式的使用意图,都必须联系上下文语境去考察。“使”字句存在着条件、因果、目的和假设等多种不同的语义关系类型。各种不同语义关系的“使”字句的具体内容都能满足说话人不同的使用需求。使用条件关系的“使”字句,在意图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使用目的和假设关系的“使”字句,有两种意图:有的是以句式的内容得出结论,有的则是把句式内容当作一种理由;而使用因果关系和可然(做法和作用)的“使”字句,其目的则是以句式本身的内容作为得出某种结论的理由或论据。  相似文献   
77.
1935年11月,归隐军阀孙传芳在天津居士林被施剑翘枪杀。这场复仇奇案轰动了全国,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众多媒体同情并塑造了施剑翘良好的形象,极大地引导了大众情感。在“法”与“情”的论争中,国民政府选择了民意所向的“情”的一面,施剑翘最终被特赦。“施剑翘案”是中国司法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大事。该案表明近代媒体舆论力量的增强,也充分说明媒体导向容易左右大众情感。  相似文献   
78.
"诗可以怨"及其相关论断一直是中国传统诗论的重要命题,它在当代的彰显得益于钱钟书先生的一次演讲,随后重申者和推崇者辈出.然而通过对这个命题的诘问,我们发现:这一命题虽然占有历史的合理性,在逻辑和学理上却是存在一定的漏洞."诗可以怨"一方面并不能恰当地适用于诗歌以外的其他文学体裁领域,另一方面,单纯在诗论领域它也存在一定的偏颇.其结果是,这一看似无误的理论命题却极有可能成为文学充分发展的犄角,限制了文学的另一种发展.  相似文献   
79.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大批的中内外学者展开了唐诗英译这一项工作。唐诗翻译不仅要建立在两种语言以及两种文化的对等关系上,更要在这种对等关系中寻求一种美的结合点,使得译文形神兼备。旨在从美学角度出发,浅析张继的《枫桥夜泊》的两个译本。  相似文献   
80.
旅居香港后期,施叔青将自己对于生活了十七年的香港的爱恋,化为史诗般的波涛汹涌之作《香港三部曲》,以风尘女子黄得云的传奇一生串连起香港自开埠以来的重要历史事件,向读者展现香港百年沧桑的殖民史和社会变迁,为后人留下一部香江风情图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