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85篇 |
免费 | 120篇 |
国内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2252篇 |
科学研究 | 656篇 |
各国文化 | 143篇 |
体育 | 271篇 |
综合类 | 143篇 |
文化理论 | 12篇 |
信息传播 | 97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0篇 |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118篇 |
2020年 | 206篇 |
2019年 | 182篇 |
2018年 | 162篇 |
2017年 | 159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112篇 |
2014年 | 284篇 |
2013年 | 587篇 |
2012年 | 329篇 |
2011年 | 308篇 |
2010年 | 222篇 |
2009年 | 246篇 |
2008年 | 257篇 |
2007年 | 228篇 |
2006年 | 182篇 |
2005年 | 137篇 |
2004年 | 103篇 |
2003年 | 86篇 |
2002年 | 73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高校学报要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抓其品牌、特色与质量是首要的。在高校学报走向世界及科学、经济与人的融合过程中,学报工作的主体——编辑们在编辑活动中的主动的意识及创造力是使高校学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以不断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2.
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看图书情报知识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知识生产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所支持的图书情报研究,是图书情报知识生产的主渠道之一。以历年图书情报学科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为统计数据源,通过分析图书情报立项课题的学科分布、区域分布、主要机构、核心作者等情况,在一定意义上展现当代中国图书情报学术生产格局,并反映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以山西省柳林县耕地资源为研究对象,从剖析耕地资源社会价值的构成入手,按照耕地资源的社会功能,运用分解求和法、替代法、影子价格法等方法,分别从基本生活保障、农民失业保障、社会稳定等对耕地资源进行了价值测算。结果表明:柳林县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总量为152.52×108元,是该县当年耕地征用价格的10倍多,说明耕地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并在耕地资源总价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社会价值的构成来看,基本生活保障价值(Eb)占55.16%;失业保障价值(Ee)占20.57%;社会稳定价值(Vw)占24.27%,可见基本生活保障价值是耕地社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耕地资源承担着保障农民生存的巨大任务。从与该县当年耕地征用价格比较分析得出,每公顷耕地的基本生活保障价值和失业保障价值分别是其征用价格的5倍和2倍,说明当前耕地转用过程中,耕地资源的社会保障价值被低估。因此,本文提出提高耕地资源转用的社会成本是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和提高非农建设用地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4.
995.
论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原则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原则主要有系统原则、人本原则和效益原则。实行系统原则,应掌握其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及开发性特征;实行人本原则,包括在图书馆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坚持人本思想的管理;实行效益原则,则要注意社会效益,争取经济效益。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996.
介绍了域和组策略的概念。分析了使用组策略进行软件部署的方法。在通过组策略使用远程安装部署为内部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软件方法上提出有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7.
针对社保系统处理信息能力单一、维护升级不便的现实,以计算机的基本架构模式分析为基础,提出了基于C/S/S三层架构模式的社保计算机系统,并依次完成了客户端和应用程序的设计;针对社保系统信息量大的特点,重点对数据库系统进行了开发,给出了完整的设计方案,对于社保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阳光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5(2):79-86
民国时期是我国学校社会课程设置的起步阶段。以民国政府历次颁布的小学社会课程标准为核心,分析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折射民国时期社会科教育的嬗变历程。社会课程理念与实践效果的反差、在“移植的”基础上带有“本土化”倾向、最初是社会变革的成果而最终归宿于政府的政治理念,为当今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