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9篇
教育   4232篇
科学研究   306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523篇
综合类   28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437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86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分析了《学校体育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设计编排双语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考核方式几个方面对《学校体育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提出构想和建议,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2.
为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产学研合作是必由之路。本文依托地域汽车行业优势,积极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出一些强化校企合作的措施,效果明显,凝练打造出了鲜明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993.
海南省黎族中小学生与全国汉族中小学生体质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海南省黎族中、小学生同全国汉族学生之间的体质对比分析,调查了海南省黎族学生的体质现状,就如何提高其群体健康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黎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发育落后于同龄全国汉族学生,身体素质整体水平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994.
武昌文华中学是武汉近代史上久负盛名的基督教中学。民国初期,武昌文华中学经历了独立发展的十年。同时,受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影响,其不得不加快了"本土化"的步伐。在此复杂的背景之下,武昌文华中学形成了其独特的校园文化:严格的学生管理、多彩的文体活动、规范的军事训练、丰富的社团活动,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995.
在当前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的布局调整中,由于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上学难问题比较突出。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在进行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时,必须解决学生上学难的问题,让他们"有学可上"。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保留必要教学点,保障学生上学的交通安全,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96.
李俊逸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95-195,197
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对我国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国家大力推进"体教融合"的今天,探究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显得尤为必要。据此,本研究分别从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文化的影响、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3个角度进行了论述,旨在为促进我国体教融合,推动学校体育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97.
姚莹是嘉道时期桐城派的重要传人。他提出的"经济"说有着时代需求、桐城传统、家庭授受、友朋呼应、个人志趣等多重背景因素。其"经济"说的内涵,应与他的"义理"、"文章"、"多闻"三说联系起来加以审视,四者之间既可独立,又相互关联。姚莹"经济"说对嘉道以降桐城学风与文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云南贫困地区小学校长和师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观与心理健康教育观,并与内陆山区重庆等地中小学教师的调查结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贫困地区小学校长和师范院校大学生已具备现代心理健康教育观,与内陆山区的中小学教师的观念差别不大,并无明显滞后。(2)在对躯体疾病与心理问题的关系,心理健康的标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一些具体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的认识上与内陆山区的小学教师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999.
该文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从学生“素质—技能—态度—行为”4个方向出发,探讨分析当前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为:教学模式无法确保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素质—技能—态度—行为”教学认识程度不足;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缺乏制定与素质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实际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完善大学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将“素质—技能—态度—行为”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探索实施其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00.
We write as critical theorists, who consider that in terms of scoping out robust conceptual elaborations which are suitable for contemporary schooling,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has ground to make up connec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practice with theory. We advocate that aspects of existentialism and phenomenology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ly sound basis on which to argue that embodied learning should be the foundational cornerstone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mes. To avoid embodied learning becoming overly learner centric and insular, we advance Merleau-Pontian informed ideas on how learning could flourish when an individual and embodied focus merges with a school-wide physical culture agenda which is underpinned by social and moral theorizing. In developing our focus on merging embodied learning and physical culture, we draw upon MacIntyrean views on the goods which are internal to practice and extend thinking on how these goods could merge with the diverse aims and intentions informing the culture and ethos in schools. In pursuing these ambitions, we outline the constructive activist-based benefits of teachers working within subsidiarity-based school communities where pedagogical decisions are made at a level consistent with realizing whole schools aims. This is in spite of our acknowledgement that the lack of career-lo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adds to the difficulty of achieving these aims. In conclusion we argue that if physical education is to become a pivotal component of realizing a diverse range of whole school aims there is a need for greater professional engagement with pedagogical approaches that attempt to derive greater meaning from learners movement experiences and which help learners to understand better both their own identity and the ethos of the school context and environment they share with ot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