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714篇
科学研究   3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与中国魏晋南北朝同时期的日本包装设计,虽然有着明显的本土特征,但更多地是深受中国包装设计材料、外形和构图等要素的影响,或隐或现地体现着中国宗教、民俗、工艺和书画艺术等民族文化的风采,凸显着交流与融合无国界的现代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22.
西晋南朝寒士的作品是该时期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有其独特规律。具体表现为:一是独特的心理历程:铮铮的自强;生活和人格的自卑;可悲的自慰;无奈的精神皈依。二是独特的艺术特征:意象的独特;修辞手法的巧用。  相似文献   
123.
分析了当前南少林武术在泉州地区实施产业化发展的优、劣势,运用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从旅游、表演、培训、品牌等方面探讨南少林武术实施产业化发展的构想.以期为更好弘扬南少林武术文化,发挥南少林文化在泉州地区经济发展中应有的贡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孝文化有两大突出特征:一个是特别重视对以<孝经>为核心的孝道的研究和传播,主要表现在皇家重视学习、研究和传播孝道,学者对<孝经>等作了大量注解;另一个是在士族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下,沿袭了汉代的"孝治天下",但更具有虚伪性.  相似文献   
125.
南宋遗民词人悲剧性的生命体验使他们更易领会道教的义理,加上地域文化的影响,他们与方外之士结友唱和,广泛交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从中对道教义理也有了较多的认识与理解,这样,就使道家思想深刻渗透到了遗民词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他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并体现在词作的思想意蕴中.  相似文献   
126.
多少年来,少林武术以它自身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皈依弟子,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社会声誉。然而,如何看待少林武术的历史形成,至今为止依然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有关少林武术的历史源起问题上,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分别为南北朝说、隋唐说和元明说。前两种观点,目前尚未得到史料佐证,而后一种观点,据各种文献记载,依稀可梳理出它的基本脉络,并不晚于明中期,少林寺内的习武活动已成规模,并以勇武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27.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货币制度变革的一个关键期,其影响深远。南宋货币发行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货币发行由金属铸币为主转向以纸币为主;二是货币币种增多,制度混乱不定。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巨大的国防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的残破。  相似文献   
128.
农村体育是我国体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并进的社会环境下,农村体育既面临发展的机遇,也受到严峻的挑战.以经济欠发达的赣南革命老区农村体育为例,通过社会学视角分析影响村落体育发展的因素,希望为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9.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markets rely heavily on a ready supply of highly mobile doctoral students, many of whom are from the global South, to bring in revenue. The supervision of these PhD students, however, can reproduce neo-colonial knowledge relations, often in subtle ways. In settler nations, international PhD students may find that they are assigned subaltern status in their university departments and this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learn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xperiences of a group of international PhD students in a social science faculty in a New Zealand university during the first two years of their doctoral studies. It examines how they responded to the displacement of their cultural values and priorities, the way they navigated intercultural engagements with supervisors, and their ensuing relationships with indigenous and ethnic allies in the faculty. Despite considerable pressure to conform to the dominant modes of academic knowledge production that characterise universities in settler nat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ind ways of speaking out, often in highly coded forms, that complicate their subaltern academic status.  相似文献   
130.
试论故事诗在汉魏六朝发展中的衰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中心完整叙述的故事情节和具有原型本事的特点是故事诗的主要特征。这种诗体在《诗经》中渐成其形后,又于秦汉两代借乐府达到了成熟以来的第一个高峰。但紧接的汉魏六朝时期,故事诗中的可掂之作,似乎除了蔡琰的文人故事诗《悲愤诗》和北朝民间故事诗《木兰诗》之外,便枯寂无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