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733篇
科学研究   6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发展建基于对苏联模式问题的准确把握.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和对待苏联模式,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突破苏联模式的困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苏联模式虽然不复存在,但仍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具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62.
日知先生从60年代初受部分苏联学者的影响,深陷"苏联学术窠臼"之中,不仅相信中国先秦时代也有民主政治,而且为之坚持和论证了一生,甚至越到晚年越是执迷,认为其民主政治程度比之西方古典民主政治不仅绝无愧色,而且还要丰富,还要典型。他的博学,无人堪比,他的坚持,精神可嘉,但他的论证,却问题多多。  相似文献   
63.
毛泽东提出的“以苏为鉴”是贯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始终的思想方法。“以苏为鉴”关键在于摒弃苏联模式的弊端,重点在于有选择地学习苏联等国的先进经验,主线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1949~1962年的苏中苏印关系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究其根本原因,随着中苏同盟在亚洲合作的失败,苏联势必寻求一个既能替代中国以确保苏联在亚洲的影响,又可抵制中国的亚洲大国,印度无疑成为苏联的最佳选择,而中印边界冲突正好为苏联亲印抑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相似文献   
65.
十六国时期的中国北方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诸侯割据、区域性政权叠起、战乱频仍的地区。赫连勃勃是这个特定历史背景下雄踞一时的风云人物 ,大夏政权是赫连勃勃凭借武力征服而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割据性统治王国 ,统万城则是体现大夏政权辉煌历史的象征  相似文献   
66.
文章利用刚刚出版的联共(布)、共产国际的档案资料,对1927~1929这一时期宋庆龄与前苏联的关系进行分析。作者认为1927年宋庆龄的苏联之行是她一生中的一次非常重要的行动,这对理解宋庆龄的革命思想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7.
Foreign firms patent in emerging economies with weak appropriability regimes at an increasing rate. This phenomenon constitutes a paradox since in such a setting foreign firms should have weak incentives to patent. In an attempt to resolve this paradox, we conducted an inductive analysis of 11 foreign firms that patent in such a setting, using the case of China as our empirical context. We identify four archetypes of foreign firms and three key antecedents the interaction of which determines which archetype a firm can be subsumed under.Our study complements the developed-economy focus of the extant appropriation literature by adding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We extend previous econometric studies by identifying salient factors on the firm level that deter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a foreign firm patents in emerging economies with a weak appropriability regime, highlighting that the extent of a firm's motivation to maintain its freedom to operate can supersede imitability concerns. We also comment on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contributions for managers of foreign firms. Highlighting a structural 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foreign firms from developed economies and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an emerging economy, we point to the generalizability of our results to a wide range of other emerging economies worldwide.  相似文献   
68.
技术生态位与技术范式变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生态学中最基本的生态位概念及其思想,也适用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范式研究。生态位理论在企业管理和产业发展中得到广泛运用,在技术分析研究领域,基于技术生态位概念建立的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是结合案例归纳出的独特的思想方法,作为技术范式演化的分析模型,在生态学、演化经济学和技术研究之间架构了现实的桥梁,为技术变迁研究提供了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9.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结成同盟关系。苏联出于其国内国际政治需要,对中国提供低息贷款、援建重点工程、开办合资公司及开展双边贸易等大规模的经济援助。这些经济援助客观上帮助中国逐步建立了民族工业体系,也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布局也日趋合理。由于苏联的经济援助主要是出于政治因素考虑,两国政治关系出现裂痕势必影响经济关系,中苏同盟的基础实际上相当脆弱。  相似文献   
70.
鄂豫皖苏区的文化教育建设是苏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苏区人民革命斗争的产物。苏区的文化教育建设,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苏区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实际,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和红军指战员的力量,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逐步建立和发展。它作为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对传播革命思想,支援革命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后来中共领导的各个时期的文化建设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