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593篇
科学研究   6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42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公私观念逐渐形成,最终“立公灭私”成为主流思想,并影响到后来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但深入分析此观念可以发现,“立公灭私”从形成之初,理论上就存在着逻辑矛盾,实践中也陷入解决不了的困境。公与私的纠结不清、逻辑混乱,对后来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永仁彝族"赛装节"源于稻作祭仪这一主题,以往的研究忽视了彝族女性是"赛装节"的重要主角,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对"赛装节"作出新的思考和探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3.
中国古代对孝道普遍持久的推崇,其根本动机与其说是伦理的,毋宁说是政治的.早在中国历史的传说时代,孝治观念即具雏形.绵延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历史的剧变,孝治传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百家争鸣之际,提倡维系者有之,攻讦问难者亦有之.在诸子之间的理论交锋中,中国古代的孝治观念正式确立了"移孝作忠"的基本原则.发生于春秋汉初之间的这场理论嬗变为中国传统孝治原则的最终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4.
秋分,核心符号为月神崇拜,具有丰收、收获寓意,民俗认同基础深厚。中国农民丰收节设在每年的秋分,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为强化节日效应,增进民俗认同,有必要构建中国农民丰收节符号体系,其可行路径为:精心设计一套全国性的节日仪式,深入挖掘、提炼各地秋分习俗、符号,整合、利用各种丰收符号,全面宣传推介节日习俗、符号,认真落实“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办节精神,等等。  相似文献   
65.
<春秋经传集解>总括范围副词主要有"皆"等十五个,常用于动词谓语句,修饰动词;部分还可以用于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就其语义指向而言,多数可以前指主语,部分可以后指宾语,"皆""同""俱""备"等语义还可以指向上文的动词谓语.部分先秦常用总括范围副词在<集解>中已经消失,中古新的总括范围副词在<集解>中尚未出现.  相似文献   
66.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悲哀,有游子思妇间“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的凄凉,但李泽厚先生说他从中得到的感受是“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只是一种“轻烟般的莫名惆怅和哀愁”。此中原因主要是诗句中一些比较重要的语词或意象的指向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水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在水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酒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水族在特定的生存环境、社会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酒文化,主要表现在节日、丧事、婚姻习俗中。  相似文献   
68.
古人在三月的“上巳节”要到水边进行沐浴、祓除不祥,同日也要在水中进行“流枣浮卵”的活动事项,究其实质,“流枣浮卵”与古人的祈子心理有密切关系,二者是古人上巳节祈子仪式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9.
古代建安版画家在中国版画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但由于他们的版刻生涯流寓不定加上史载不详,其籍贯在后世往往众说纷纭,说法不一。建阳出身的版刻大师刘素明等人常常被划武林、金陵等地和徽州木刻家的名下,在学术界造成了很多混乱。  相似文献   
70.
哀牢犁耙会原来以农业生产工具为交易活动的主体。客观生存环境条件和神话传说都说明,哀牢民族不是一个农业民族,而是渔猎民族。哀牢犁耙会并不具备哀牢文化的历史本质,而是汉族移民文化在与哀牢文化之间进行博弈的历史产物。哀牢犁耙会的文化本质是农业民族的岁时节日,反映的是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节律,体现的是农业文明的精神风貌。随着文化的变迁,哀牢犁耙会正在面临文化空巢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