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65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4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爱情比生命凄美--评娄烨的电影作品《苏州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情的故事千古传唱,但现代社会尤其都市人的爱情似乎只是一种奢望、娄烨的电影作品《苏州河》以四个年青人的生命和爱情纠不可分的故事,低吟浅咏出一曲凄美的人生之歌,并且:爱情比生命更显凄美、  相似文献   
632.
三苏父子提出的"不能不为之为工"的写作思想,目的是革除北宋初年"贵华贱实"的绮丽文风。它的提出,最为重要的是道出了"不能不为之"时写出来的文章价值:它是作者心灵积郁的抒发,往往闪现出某种思想的光辉。而作者要想写出"不能不为之"的作品,就必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文章还以巴金、茅盾等文学大师的创作实践为例,论证了"不能不为之为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33.
苏轼、佛印故事在戏曲小说中的流传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佛印、苏轼交往故事进行了探源,考察其在宋、元、明戏曲和小说作品中的流传、演变过程,分析作家如何根据各自创作的需要对同一故事题材进行不同的取舍与改造,以达到主题、风格、人物形象的统一,并剖析其中蕴含的体学、化学意味。  相似文献   
634.
苏门人由分散交往到聚会京城,逐步形成了共同的政治理想与生活志趣,但他们对苏诗的评价却见仁见智,或褒其济世救民的淑世精神,或贬其诗艺粗疏率露,或重视其学术、器识而不看重其诗。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苏轼论诗作诗常不相符,开放的门派观,创新求变的风格不为时人所接受,以及苏门人彼此没有形成共同的学主张与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635.
苏辙乃是“唐宋八大家”中坚之一,其散文以“水”为喻之审美具有如下丰厚意蕴:(1)以“涉海”为喻,说明一个人读书治学应如“东海”之水综观博览,涵纳万方;(2)以治水喻治国,表达作者审时度势的政治眼光和积极进取精神风貌;(3)以“水流”谈“养气”,表达作者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生活意绪;(4)以“膏泽”颂扬朝廷君主对黎民百姓的庇祐与带来福祉。苏辙散文以“水”为喻的审美形成之原因亦大致有三:一是苏辙一生独特之治学历程和“儒、道、释”融会贯通之知识结构所使然;二是苏辙独具之沉稳、内敛、不事张扬性格所使然;三是北宋时代文化特质之影响等。与此同时,苏辙散文以“水”为喻之审美与乃兄苏轼同类散文有迥异之美学特征,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与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36.
宋人好语前世,唐人喜言来生.佛教因果观在唐宋间的这种变化形成的原因及其进步意义何在?宋人之语前世,常常安排一个得道高僧.以苏轼为例,重点分析从唐到宋文人士大夫这种心态的变化.认为唐代的来生说是对现实生活的丧失信心,而宋代前世说则较前代更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637.
当代汉语辞章学属于汉语研究的新领域,属于广义上的修辞学。它是一门具有民族性、融合性和桥梁性的学科。尤其是辞章章法学,作为辞章学的一个分支,成就最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文立足于辞章章法学这一崭新的角度上,对苏轼词的结构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针对苏词中运用最多的调和类章法和中性类章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释,从而认识宋词在谋篇布局上体现出的高度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38.
本文以苏轼“以诗为词”为中心,阐明词并没有特殊不变的“本色”,因而北宋以来的本色论者反对苏轼“以诗为词”,谓苏词“非本色”的论调是错误的。本色论者没有看到苏轼“以诗为词”的原因与实质,从而不能对苏轼“以诗为词”在词史上的意义与功绩作出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639.
苏轼的一生受到儒、释、道等多种思想的影响。学界一般认为苏轼是信奉佛教的居士。本文通过对苏轼作品以及宋代笔记小说等史料的分析,证明苏轼不仅不是居士,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排佛的。  相似文献   
640.
我们通过辨析2013年某海外拍卖行拍出的苏轼《功甫帖》、苏轼现存书法及苏轼在湖州留下的书法遗迹,认为:《功甫帖》是用苏轼晚年书法摹写中期书法,字体脱离苏轼特定时期的书风特点;笔墨不精,与苏轼真迹差距甚远;结体呆板,整帖格式不合规矩;墨迹人为搽磨做旧,有摹、填结合加涂改嫌疑,个别笔划非自然书写;印章有作伪嫌疑。因此,现在的《功甫帖》与苏轼同时期的书风格格不入,属于用晚年书风特征仿中年书法,非自然书写,是一个摹填结合再加涂改的仿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