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7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教育   10726篇
科学研究   860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906篇
综合类   939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79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836篇
  2013年   841篇
  2012年   1136篇
  2011年   1115篇
  2010年   825篇
  2009年   740篇
  2008年   937篇
  2007年   1171篇
  2006年   1142篇
  2005年   978篇
  2004年   878篇
  2003年   763篇
  2002年   642篇
  2001年   475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土家族作家彭学明的长篇纪实散文《娘》引发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性别人群的阅读、传播和言说兴趣,其热销和持续发酵,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某些精神症候。首先,《娘》个人性与普世性相融汇的特质,使得它成了不同读者观照历史、政治以及自身家庭伦理关系的一面镜子,也是照亮与作家有着不同生存经历的读者走近历史、探究真相的一盏灯;其次,《娘》提出了如何爱、如何孝顺,以及如何重建家庭伦理的社会问题;此外,《娘》反映了"我"接受现代意识的规训这一深层原因,"我"努力寻求他者认同、终于失效以至返回娘代表的传统意识的过程,是现代社会中我们的共同境遇。故而,《娘》成为一种文学现象,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992.
余华的先锋小说集中体现着他的时间意识,他用错乱的时序构造人性的真实,以时间作为叙述节奏推动情节发展,同时也用时空交错的方式提升文本的叙事魅力等。余华用自己独特的时间意识实现了对传统时间观念的颠覆,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小说形式的革新与试验,使先锋小说攀登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993.
生命理论诠释大学组织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理论近年来已被成功运用于许多领域,大学是具有生命特征的社会组织。大学是可以用生命理论来诠释的组织,因此,可以以阶段、问题、文化为特征对大学组织生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4.
生命教育:幼儿教育的思考原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儿的生命是幼儿教育的基石,它包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当前的幼儿教育不仅对幼儿的生命价值本身缺乏应有的关注,对幼儿生命的理解也很片面和肤浅。幼儿教育应该具有鲜明的生命性,幼儿的生命教育理应成为幼儿教育的思考原点。  相似文献   
995.
论幼儿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仅停留在中小学校教育阶段,而相对忽视幼儿阶段的生命教育。本文从生命教育的四个基础概念:价值、良心、意志自由和人我关系出发,对幼儿生命教育的实施作了可行性论证分析,最后从幼儿园、教师、家庭和社区教育角度分析了幼儿生命教育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96.
假象与真实:合作研究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是以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构成的合作研究方式中无法避免的问题,而且这种研究方式更能表现这一问题的本真状态,它是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进行的面对面的直接交锋,这种交锋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交锋。在这种研究方式中,由于合作主体“生活世界”的差异,无法避免在视域上的难以融合,而实际存在的对合作研究的实践性和主体关系本质的不同预设,最终产生了一系列在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主体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 “假象”,破除这些假象只有依靠对教育实践的历史性的充分尊重和对话的主体间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997.
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从“隔离”到“融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育世界源自于生活世界,又与生活世界有着一定的区别。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学校的制度化,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产生了隔离。在中国当今的基础教育领域,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离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融通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既是现实的呼唤,又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8.
为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未来的良好发展,以管理视角从发展与应用现状、充电设施产业和电池回收处理3个方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当前电池产业的现状和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并对我国动力电池的发展进行展望,最后提出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的动力电池产业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999.
中唐诗人李贺多病而敏感,他对生与死的认识和体验与同时代的诗人相比,尤为深刻,这就是他诗歌里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同时,在儒家修齐治平的主流文化背景之下,李贺的生命意识还包含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这个没落的王孙对唐王朝的兴衰有着道义上的责任,也有重振家道、光耀门楣的责任。李贺的痛苦正是对生与死的敏感体认和人生价值和意义难以实现的深刻痛苦。把握李贺诗歌中所表现出的生命意识,对于理解他的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唐代之前的中国诗歌,渔父很少出现,渔妇更为罕见。唐宋时期的渔妇,仅作为渔人之妇存在,没有取得独立地位,只是渔父生活的附庸,渔父形象的点缀。元明时期的渔妇,由渔人之妇发展到捕鱼之妇人,不倚靠渔父而存活,取得了独立地位,成为独立的审美形象。其中,明代诗歌中渔妇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不再是单纯之捕鱼妇人;本质上属于辛苦勤劳型,超越了宋元渔妇简单的苦乐二分模式;而且,出现了追求美丽的渔妇。清代诗歌中的渔妇,形成爱情与爱美、偕隐之志、女性自我观照三大主题,它们都是清代女性意识觉醒的产物。渔妇形象的演变,与中国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是时代精神、时代思潮的反映。渔妇以底层劳动者的形象,丰富了中国文学史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