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298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21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61.
晚唐五代词风对北宋词影响较大,与花间词相比,南唐词具有情深而文雅的特点,更易为北宋士大夫所接受。欧阳修在北宋词坛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又具有合体的文学观念,因此他对于南唐词的接受,更能体现北宋人的文化审美心态。一是接受南唐词淡化情节、形象的写作技巧,深化、细化词作的情感;二是接受南唐词淡化情欲描写,提纯人的感情的写作技巧,使得感情温润纯正;三是接受南唐词幽深的意境,摈弃了其深广的意境;接受南唐词细腻婉转的情思,淡化了其深沉的情思,使得意境迷离,情思摇曳。这样,既遵循了词作摇曳迷离的心绪文学的审美特征,又遵循了儒家温润雅正的审美思想。这种心态的形成是由作者对于词体的认识、合体观念及其儒家文化审美观念共同决定的,也是当时士大夫接受南唐词时的普遍心态,但这种心态一方面不能真实地反映作者的内心感受,一方面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束缚,因此说,它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心灵审美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2.
唐代安史之乱后,科举改革者对当时仕进文人的素质提出质疑。礼官杨绾彻底废除科举制度的动议,引发了整个思想领域的重整。尽管之后科举试诗赋取士仍时有反复,但经义取士的趋势在中唐明显强化。中唐礼官的科举革废之争对中唐文人的政治情感、政治价值取向、政治行为模式的冲击是巨大的,促成了中唐文人由文词空言治道向文学与政治结合的素质转型。  相似文献   
163.
黄生的唐诗品鉴不只是一般的诗歌鉴赏,而是他研究唐诗的基点,在品鉴中,表现了黄生诗人的品格、文字学家的学术取向,也投射了黄生的人生际遇、人生态度,为研究黄生的审美思想提供了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164.
唐玄宗在位的盛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顶峰,也是封建社会前后阶段转变过程的临界点,各项制度急需改革,其中军事改革是重中之重,这就决定了财政支出的目标应该是军队建设。由于唐玄宗君臣的奢侈腐化,造成改革的不彻底甚至失败,导致唐朝社会走向衰退,影响了唐中后期政局的稳定,其消极后果一直延续到五代宋初,社会影响不可谓不大。唐玄宗在位时期,财政支出目标的模糊是造成唐朝国运由盛转衰的一个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5.
声韵学过去被称为“天书”,但它也是“小学”的核心。对于有志于古代学术的同志而言,必须要有所掌握。张闻玉教授对天文历术和小学两个领域,一直深有研究。其新著《古音学基础》,尤其适合初学者,是学习和掌握声韵学的不二之选。  相似文献   
166.
通过对"唐慧案"中唐慧女性形象前后逆转的媒介镜像分析,发现民粹主义思潮已触及新闻媒体。媒体报道的民粹化倾向,离不开当今各阶层差距悬殊的大背景,以及强势群体的话语缺失、草根群体的舆论施压、传统新闻框架的影响。作为舆论引发和引导的主力,媒体民粹化的报道倾向助推了民粹主义思潮的勃兴,严重威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7.
初唐赋是初唐文学百花园中的石楠花,沉毅庄严。关于它,前人虽有论者,但不免抑扬过当,与实难符。文章以初唐百余篇赋为基础,从题材内容、文体特征到艺术手法诸方面展开研究,期在揭示出初唐赋所具有的独特艺术内涵,彰显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8.
孟子是继孔子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亚圣”,《孟子》作为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其学说对中国两千年来的思想、文化、学术等众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较唐代前后的《经籍志》发现,由唐至宋,《孟子》一书的地位由子部升为经部,就是周予同先生所说的“孟子升格运动”,而唐代是其转变之前的积蓄期。笔者即以此为基点,从文献学的角度,对于唐代的《孟子》学作一简略的叙述。  相似文献   
169.
唐代诗人谙熟《风》《骚》中的词语、语句及典故,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常常会为诗人所接受,成为自己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发挥文学的积极作用。大凡唐代诗人,没有一个未受过《风》、《骚》精神的熏陶。在他们的诗作中,人们总是可以或多或少地见到《诗经》与《楚辞》语典之身影。唐代诗人对《风》《骚》语典的接受极其认真、普遍而广泛,犹如江海,不胜尽勺。仅举《诗经》"飞蓬"、"黍离"、"甘棠"与《楚辞》"摇落"、"惆怅"、"木叶"之部分语典,粗窥唐代诗人对其接受之概况,以收管窥见豹之效。  相似文献   
170.
探讨姓氏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是社会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发家于西晋时的武威阴氏,凭借武力知名于天下,五胡十六国时期更是频频亮相于政治文化舞台,在当时社会上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追溯武威阴氏渊源,考证其历史人物及作为,总结其家族特征和社会影响,考述了两晋南北朝以及汉唐时期的武威阴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