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987篇
科学研究   24篇
体育   62篇
综合类   25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2000年3月,安阳发掘唐代墓室壁画。本文从占有的第一手资料对其中一组(3幅)花鸟画进行了研究。从具体艺术表现手法上分析,此壁画上承北齐,下启五代,是唐代绘画主流风格在中原地区特定文化背景中的特殊表现,为研究唐代花鸟画提供了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82.
唐五代敦煌牧羊业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乜小红 《家教指南》2001,(1):134-140
唐五代敦煌牧羊业较发达,有官营、专营、私营。羊在敦煌社会生活中的用途是食用、赐人、祭祀牺牲,羊皮制作冬装,羊毛用于纺织。牧子以举向羊司纳税。  相似文献   
983.
唐朝是继隋以后建立起的又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王朝,在这一王朝的历史进程中,东都太庙的兴废是唐代政治形势变迁的焦点问题之一,尤其是唐代后期成为中央王朝延续中央正统地位的基本措施,章通过大量史料的检析,揭示唐代东都太庙的变迁与唐代政治的关系,加强对唐代政治沿革的历史轨迹和内在原因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984.
诗歌吟诵在古籍中有多种解释。唐代吟诗风气浓厚,吟诗成为人们的普遍爱好。唐人把诗歌吟诵作为诗歌写作训练的基本项目。  相似文献   
985.
南唐冯延巳、李Jing、李煜三人的记号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冯延巳李Jing的创作超越了“花间”词洗淡了脂香粉腻,注入了身世之感。李煜词则进一步直接抒写情怀,突现主体精神,开始具有雄奇之美和博大气象。南唐词本身可算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后来从晏殊,欧阳修到苏轼的北宋词,也经历了一场类似从“伶工之词”到“士大夫之词”的变化,前者像是后者的一次初步预演,两次发展,是呈螺旋形向前推进的。  相似文献   
986.
莫子偬考鉴《唐写本说文木部》(简称《唐本》)为中唐穆宗时的写本,并对《唐本》和传世的二徐本进行开创性的校勘。1864年,在曾国藩的资助下,《唐本》与莫氏《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简称《笺异》)在安徽安庆首次刊剖面世。因家道衰落,莫氏后人将之售与徐子敬,又辗转易售多人,最后归入日本学者内藤虎氏手中。从晚清以来就有许多学者在研究《唐本》和《笺异》;20世纪八、九十年代,研究《唐本》和莫氏《笺异》的学者夥移,研究成果令人瞩目。本文对《唐本》和莫氏《笺异》的考鉴、刊刘、流传与研究历程及代表性成果首次进行总体爬梳、评价,颇有新意。  相似文献   
987.
诗中之意与诗外之"疫"--由唐诗的疫病表现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唐诗中的传染病记载,发现唐代是疫病的多发时期。其时的疫病主要通过水源扩散,重要的传染病为疟疾和瘴病,广泛流行于南方的大多数地区。从唐诗中,还可以看到疫鬼观念及其他迷信思想对唐代社会习俗、疫病救治、宗教发展的深刻影响,以及唐诗、疫病与社会人文背景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8.
由于唐代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和诗人们不同的艺术视角,边塞诗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主题。  相似文献   
989.
从心理的角度对盛唐边塞诗人所折射的文人心态进行分析 ,认为边塞诗反映了盛唐时期文人们的建功立业、忠君爱国、开放旷达、自信乐观、激昂豪迈和慷慨悲壮的心态。  相似文献   
990.
唐代堪称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鼎盛的朝代,也是整个古代中国与境外、海外国家相互交往最为密切的朝代。唐王朝的先进文明,成为各国向往的文明,尤其日本自先秦至唐朝都在吸收发达的中国文明。不过,日本自古到今都有一个看似矛盾,却对本国文明极为有利的文化吸收策略。这种策略就是:既无所顾忌地“拿来”外国文化、又旗帜鲜明地固守本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