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20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11篇
教育   19760篇
科学研究   977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1087篇
综合类   1362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2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635篇
  2014年   1945篇
  2013年   1415篇
  2012年   1944篇
  2011年   2218篇
  2010年   1679篇
  2009年   1471篇
  2008年   1764篇
  2007年   2022篇
  2006年   1871篇
  2005年   1580篇
  2004年   1314篇
  2003年   1216篇
  2002年   968篇
  2001年   688篇
  2000年   421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51.
五口通商,是外商在华拓展经济活动的有利时机。从商品采购,商品销售,市场竞争及市场导向等方面看,外商对经营策略是相当重视的。不过,这一时期外商经营策略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外商是否因时因地调整经营策略,关系到外商在华发展与兴衰。  相似文献   
152.
废名的长篇小说《桥》被誉为一部“破天荒”的“创格”作品。它在语言层面表现为一种“象喻”的特征,大量运用“转喻”和“隐喻”,既表现了艺术思维的具象性,也表现出作者对理趣与观念的钟情。同时,废名的比喻还兼有一种叙事功能。论文正是力图从语言的层面具体揭示《桥》的诗性特征的生成,并试图提供一种解读文本的微观诗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3.
<诗经·豳风·七月>首章中包含着一个周代春耕祈年的祭祀仪式,其中的"举趾"并非通常所认为的"举足下田",而是祭祀活动中的一种舞蹈行为;"田峻至喜"也并非田官高兴或享用酒饭,而是田祖的神尸来享受祭品.  相似文献   
154.
劳伦斯在中篇小说<狐>中,通过一男二女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否定了现代人男将不男、女犹不女、阴阳两极严重失调的悲剧性的生存模式,探讨了重构男女关系的现代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5.
对《聊斋志异》中名词用作装语的现象作究尽性考察和陈述,并据此对有关通说稍作补正。  相似文献   
156.
浅析信息披露制度所体现的公平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人伦理与商法密不可分。公平理念在商法中有很多的体现,本文着重阐述了公平原则在信息披露制度的体现,共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平理念的概念及其在商法领域的发展;二是从公平的角度看证券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三是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57.
在介绍和总结前辈学者在《守法》《守令》分篇研究方面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学界在简768—775、简802—806的归属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并对这两组简文的归属进行重新辨析,认为简768—769、简802、简806属于《守法》《守令》,简770—775属于《库法》,简803—805尚无法确定归属。  相似文献   
158.
张之洞与清末法律近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法律史学术领域与高校教材中,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张之洞是清末变法修律的反对派。本则提出,是张之洞率先倡导变法修律并举荐修律大臣,其变法修律主张初步体现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时代趋向,其与沈家本之间的争论属于渐进还是激进之争,因此张之洞乃是清末法律近代化的促进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9.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司马迁笔下一篇较为特殊的文章。作者的叙事较少,而传主的文赋却选录极多。前人认为这是由于子长极为喜爱相如文赋所致,但从全篇的行文结构、作者对司马相如的评价及该文与《屈原贾谊列传》比较阅读而言,实非如此。司马迁选录相如的文赋,并非是欣赏其中雍容华丽的辞章的表层形式,而是结构全文的需要,也是借他人之文抒发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于司马相如本人,司马迁在字里行间透露了中肯但并不褒扬的客观态度,并不是"心折长卿之至"一语所能道尽。  相似文献   
160.
莆仙方言的进行体和持续体标记来源于处所词,这是吴语和闽语的共同特征.但莆仙方言的这两种体标记来源于处所代词"即、许",而不是方位后缀或动介词,这又不同于吴语与闽语的其他方言.本文先描写莆仙方言的进行体和持续体特征,然后结合吴闽语其他八种方言的资料,分析进行体和持续体标记的语法化序列,从而观察其演变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