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4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通过对哈代的长篇力作《德伯家的苔丝》的创作艺术和作品中主要人物性格命运的分析,指出邪恶虚伪的宗教是一切社会罪恶的根源,更是导致苔丝悲惨命运的元凶。在此基础上,文章论述了作家在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批判邪恶宗教的立场观点。  相似文献   
72.
Historical studies of science pedagogy have flourished in recent years. This essay offers an assessment of the literature on science pedagogy from the 1930s to the present. It argues that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the work of Thomas Kuhn and Michel Foucault, historians of science pedagogy could with profit turn to the work of Ludwik Fleck. Fleck offers three categories of historical analysis – experience, sensation, and cognition – that are embedded in science pedagogy. He furthermore argues unequivocally for the central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science pedagogy. Fleck’s interpretation of the role of publishing in science is used in the final section of this essay to assess scientific publishing and textbook culture, topics that are the principal concern of the articles in this volume. Among the novelties of the articles in this volume on textbooks are (1) the connections they draw between textbooks and social structure; (2) the relationships they suggest between textbooks and the public sphere; and (3) their identification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s the crucial transformative century in textbook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73.
一个纯洁的女人--谈托马斯·哈代笔下的苔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在其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指出: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人们对此争论不休。文章试图通过对男女主人公性格特征以及社会背景的分析,说明苔丝的纯洁,并分析苔丝出淤泥而不染,出淤泥而弥洁的本质。  相似文献   
74.
福斯特与巴洛夫论战对当前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福斯特与巴洛夫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观点,代表了战后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战略思考。本文简要介绍两种理论及其产生背景,论证巴洛夫理论产生的合理性,以及福斯特批判的正当性,同时阐述福斯特所批评的现象在当前中国的表现。认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应批判地吸收两种理论的合理内核,结合国情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5.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selection of presentations from the 21st International Rights Directors Meeting held at the 2007 Frankfurt Book Fair It offers an overview of a variety of issues related to negotiating digital rights, in particula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 general. Topics covered include current business models, opportunities for licensing, and methods for negotiating contracts. Publishers are sanguine about the possibilities; though acknowledge that the digital rights business is still in its formative stages. Agents and author advocates are concerned that digital advances may lead to devaluation of writer’s works. Downloadable audiobooks have already created a new market, though e-books have yet to gain traction and are awaiting a device or software application that make them available to a wide audience.  相似文献   
76.
艺术类型学思想是托马斯·门罗比较艺术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首先指出艺术的分类问题与艺术的定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接着从艺术形式的类型(艺术门类)和艺术风格的类型两个方面来加以探讨,提出了区分艺术类型的具体方法。门罗对艺术问题的思考不局限于抽象的哲学思辨,而是重点关注具体的艺术生产实践,通过对艺术现象的客观描述和相互比较来创建一种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范式。门罗突破了传统的艺术分类模式,提出独特的艺术分类方法,为艺术类型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7.
哈代在小说中综合运用多种美学技巧,以精妙的艺术形式来处理悲剧题材,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并以此来阐述他的悲观主义哲学。本文试从作品结构美学角度分析哈代所运用的叙事方式和叙事角度、对立凸显的平衡美学以及象征主义手法,阐释他在小说创作表层结构中的美学维度。  相似文献   
78.
双重遗产:托马斯·杰斐逊的新闻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托马斯·杰斐逊有“新闻自由之父”的美誉 ,但通过对其文件与书信的研究当能发现 :他的新闻思想中存在着三重矛盾 ,即 :绝对自由与相对自由的矛盾 ;反映舆论与操纵舆论的矛盾 ;宽容诽谤与惩治诽谤的矛盾。这不仅是他个人的矛盾、时代的矛盾 ,也是自由主义本身的矛盾。矛盾的思想使他留给后世一个双重的思想遗产 ,这反而是他思想的深邃之处  相似文献   
79.
马弦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3):61-64,82
哈代的晚期小说《意中人》,无论是主题内容还是艺术手法,由于其对唯美主义的模拟,从而显露出明显的超前性和现代特征。它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的超越和突破,使之成为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的先声,充分显示了哈代在创作过程中坚持探索和创新所表现出来的出色才能和莫大勇气。  相似文献   
80.
文章在分析托马斯·哈代的创作意图、妇女观、悲剧艺术的需要及三个方面的关系的基础上,论证哈代悲剧小说中女主人公遭受不幸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