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篇
教育   27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田园歌》是柏辽兹的声乐套曲《夏夜》之一,其诗与歌的篇章结构和韵脚形式有五个方面的对应:1、诗节与曲式结构的对应;2、诗歌重音与音乐强弱的结合;3、诗歌脚韵与音乐旋律的融合;4、诗歌的排比和对偶与音乐的呼应;5、诗歌意境与音乐的交融。对其音乐与诗歌融合的创作手法进行了体和谱例分析,以便从中探讨法国艺术歌曲规范、典雅、精致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2.
朦胧诗的发展、变异及其文学史叙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长达五六年的论争,朦胧诗由自发的艺术探索演变成自觉的诗歌运动,完成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中国化,其不断涌现出的创新观念和先锋精神,对整个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朦胧诗作为一个具有实验性质的“先锋诗派”,在得到大众许可之后,必然产生新的发展和变异,新生代正是其结果。  相似文献   
63.
对于“死亡”主题,狄金森既是一个狂热的追求者,同时又是一个冷静的思考者。她将千百年来的“死亡”之谜以自己的方式展示在世人面前。既不掩饰自己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疑虑,同时也展示出对于“永生”和“真与美”的祈盼和追求。诗人的“死亡诗”及其死亡意识,在不断地进行“生与死”的思辨过程中,已经超越了“死亡”本身,更多地表现出对生命真谛的诠释和探索。  相似文献   
64.
宋代诗人黄庭坚之诗有著名的三家注,达到的学术水平甚高。南宋蜀中学者史容和其孙史季温完成《山谷外集诗注》和《山谷别集诗注》。我们简略考述史容和史季温的生平仕历、创作及事迹,探究注释的特点和优长,发现采用任渊的体例,除注释字面的词语、事典和语句出处外,还进行编年考证、解题,寻绎诗人之旨,是难能可贵的,共同成就了三家注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65.
从《圆圆曲》与《长恨歌》看梅村体与长庆体之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圆曲》和《长恨歌》分别是梅村体和长庆体的代表作品。在创作上,《圆圆曲》受到《长恨歌》的很大影响,但是两诗在作者感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用典、叙述方式与叙述视角等方面有很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66.
分析了《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一诗的原义,并用适当的汉语和诗歌形式将原义表达出来。说明了此诗所描写的一种典型环境对揭示诗中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鲍令晖是南朝刘宋时期著名的女诗人。其约生于公元421年,卒于公元457年,享年三十七岁。鲍令晖现存的诗歌,就其形式言,大致可分为“拟”“代”之作与乐府诗两类。从总体上讲,鲍令晖的这些诗歌,大都具有语言自然质朴,结构井然有序,风格清新流畅等特点,而极富艺术感染力。作为女性诗人,鲍令晖诗与左橥诗,都具有善于抒情,多运用白描手法进行创作等特点,而成为了先唐诗国中的两颗璀灿明珠。  相似文献   
68.
张含年谱     
云南明代文学家张含,出身官宦,少年得志,二十多岁获得诗名。中举后却七试春闱不第,退居家乡云南永昌;将一生精力放在诗歌创作和文化传播上,为云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9.
魏晋时期诗人阮籍的《咏怀诗》因其意旨隐晦遥深而历来注解众多,但解读阮籍诗歌不能绕开他曲折抒发心志而大量使用的兴寄意象。飞鸟作为组诗中较为突出的意象类型引人注目,透过飞鸟意象可以深入管窥阮籍的复杂心态和精神活动,了解诗人身处魏晋易代之际的伤时忧世的情怀。  相似文献   
70.
本文所关注的是唐代文言小说与唐代诗歌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了唐代文言小说中浓郁“诗人气”背后的种种渊源:唐世风尚的推动,小说文体本身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指出了“诗人气”在不同类型唐代小说中的不同表现。以此来理解和把握唐文言小说的精神内质,发掘唐文言小说别样的美学意蕴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