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969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4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8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理雅各1885年《中庸》英译本和辜鸿铭的《中庸》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以刘宓庆先生的翻译美学理论为指导,用其所倡导的ABC审美原则为依据,从词汇层面分析对比了两个译本,再现两位译者翻译时所面临的困境,指出其中些许瑕疵,为未来译者翻译出更美的《中庸》译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林语堂的翻译改写策略得到了目的语读者的广泛接受,使一系列中国文学文化作品走进西方文化。他的原文文本选择别具匠心,指向了一系列倡导性灵、闲适、幽默的中国文史哲作品,同时采用了翻译改写策略,满足了目的语的读者期待,其译本一再登上西方主流媒体畅销书的榜单。林语堂介绍中国文化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当下为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首先要选择适合"走出去"的文本;其次要突破传统翻译观对忠实对等的过分强调,采用形式上归化与文化上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3.
在引入的外国思想、翻译选材、翻译语言三个方面研究了《新青年》与《学衡》的翻译的差异。《新青年》前期通过翻译引入了西方的民主科学、男女平等、易卜生主义、实验主义等思想,《学衡》通过翻译主要引入了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新青年》在翻译选材上侧重现实主义,取材比较广泛,《学衡》翻译侧重古典主义,尤其重视古希腊罗马文化,以西方文学的古典正宗为主。《新青年》翻译用白话文,《学衡》翻译坚持用文言文。  相似文献   
84.
翻译可以丰富充实目的语的词汇。源自日语的翻译对汉语新词的影响非常深远,我国的日语翻译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晚清时期日语的翻译规范了汉语中大量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后出现的术语新词;近年来大量日语汉字的新词受到青少年的热捧,从而被吸收进汉语,充实了汉语词汇。  相似文献   
85.
Nowadays,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which boosts the development of film industry and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  相似文献   
86.
对未来的憧憬与预判是人类的天性。教育技术工作者科学、前瞻地分析未来的可能性与现实桎梏,对教育技术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当前教育技术学界对未来的预测言论,主要由秉持技术是变革未来教育的最重要驱动力的开发者和推广者发布,技术的使用者不但缺少话语权,还承受着预测失败的风险。当前教育技术的未来预测存在缺乏教育教学经验、缺少行动验证、单一技术视角解读未来情景,以及忽视教育教学主体等不足。对技术的轻信或迷信,使得部分未来预测呈现出有悖教育教学规律的倾向,是以物的逻辑压制人类言行。这类缺乏科学根据与方法的未来预测,内隐工具主义、空想主义、乐观主义、形式主义、效率主义、利益主义等价值导向,导致其走向庸俗化、娱乐化、随性化、浅表化,极大地限制了未来教育进步和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教育技术的未来是实现了教师解放的"可选择的未来"。"可选择"意味着要打破被技术左右的工具性认识,追求事物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将更多的教育技术利益相关者纳入未来预测的过程之中,实现从现实技术压迫走向未来技术解放。"可选择的"教育技术未来预测,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随着技术、实践以及人类理念的变化,从人和现实出发,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洞察未来。  相似文献   
87.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动态的明示推理认知过程。将关联理论运用到大学公共英语翻译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注重认知语境的分析,明确原文作者真正的交际意图,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兴趣和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88.
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众多师范院校开始走向世界,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校校名的英文翻译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名片,其译名准确性、统一性十分重要。然而中国众多师范院校对"师范"的英译却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让人疑惑。笔者统计了国内(含台湾地区)百余所师范院校的英译名,发现"师范"存在着"Normal"、"Teachers"、"Education"、"Teachers Education"和"Teachers'"5种译名。结合中西方师范的起源和发展、当前中西方师范院校的实际特点及国际发展趋势,笔者重点比较了"Normal"和"Teachers"两种译法,认为Teachers更能直接准确体现出"师范"的涵义,更能体现出中国师范院校的内涵和特色,也更加有利于中国师范院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9.
翻译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转换,是一种文化的翻译,也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这种文化符号的转换和文化的传播方式,不仅存在于彝族历史上与异民族间的人际交往中,而且还存在于文学经典的翻译中,如当时的彝族文化人在将董永行孝传说翻译为《赛特阿育》就是对文学经典的翻译实例.翻译作为一种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可以说有了族群就存在.有了文字后,翻译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在本民族文化的充实和发展中,都是很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90.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不是单纯的文字处理,而是文化内部以及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的对等就是原文与译文之间的文化功能的对等.以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笔者主张采用音译加注释、直译加注释、意译加注释、省略等翻译方法,翻译福建民俗文化,以期创出最佳译文,满足文化交流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