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佛经是《般若经》,而《金刚经》则一直被学界认为是《般若经》的总纲,历代佛家诸大师纷纷论疏《金刚经》,如开善寺智藏、嘉祥寺吉藏等。天台智顗也著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疏》一卷,《疏》中智顗以"无所有"为总纲,用"三观三智"、"二慧三转"及"无所有、不无所有"论疏了"般若"、"波罗蜜"及须菩提与世尊的对话,充分显示了天台宗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22.
太平观念出现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东汉,并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社会理想。《太平经》的根本宗旨是实现太平的理想社会,它将太平理想理论化、道教化;太平观念与气化学说相结合,构成了自然性和神秘性融为一体的太平气理论,成为实现太平理想的理论基础;太平理想的核心是强调和谐,君、臣、民三者要并力同心,和衷共济;社会和谐是太平盛世的主要标志,实现太平理想的重要途径是德治;财富共享、人人劳动、相爱互助和免除刑罚是太平理想国的主要特征。太平理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愿望,但缺乏现实基础和实现的可能性,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  相似文献   
23.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收录的No.107《妙法莲华经卷六后记》是一份初唐时期的写本文献,其中有关于《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成立问题的重要记录.经过考证,该文献内容存在几处重要错误:记载的鸠摩罗什译经时间有误,记载的鸠摩罗什译经地点有误,将《观世音忏悔咒》与《提婆这多品》的情况混淆.因此,这份唐代写本文献并不能作为考证《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成立问题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4.
佛经汉译始于东汉,东晋南北朝隋唐达到极盛,宋以后渐趋余绪尾声。在以传播佛教为主要目的的佛经汉译活动中,它的组织形式、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等都在随着佛教在汉地传播的速度、范围和影响的变化而变化,视佛教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交流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力求在最大程度上适应佛教传播的需要。  相似文献   
25.
佛经故事中叙事引导角色不限于兔,已形成一种通行的叙事模式。在佛经故事启发下,逐兔与女性,与崇佛脱难等载录,也有某种特定关系。“逐兔”关目在系列作品中,具有某种悬念设立-开解的本功能,母题中的功能是与“兔”这一“标志”联系起来的。  相似文献   
26.
《西游记》宣讲了大量的佛教义理,《心经》内容又占有较大的比重,作品不仅全文引用了《心经》并在作品中多次提及,且师徒间以之为谈资,相互勘验对方的佛学修为,作品对《心经》部分原文一再引用,对《心经》义理一再发挥和阐释,化《心经》名相为人物形象,在《心经》空观的影响下,作品穿插了大量谈空的诗句,主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心经》的崇爱,而且大大增加了作品的佛学美感,也拼成了作品宗教内容的万花筒。  相似文献   
27.
<坛经>关注人生,肯定人生价值.其主要内容为:人是本源,凡夫即佛,众生平等的人的本质论;自修自度,修心见性,顿悟成佛的人生价值观.<坛经>的人生价值论是对传统佛教的革新,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8.
明清神魔与历史演义小说中,神仙传授法宝、兵器,是神仙介入凡俗世事的具体体现。“神授宝物”有三种方式;师徒关系多呈现“性别同性对应”;“箭垛人物”王禅老祖的异名、居所变化,是故事口头广泛流传痕迹。宝物功能限度、宝物互制互克和使用禁忌,也被广泛关注。“神授宝物”母题,来自印度古代史诗的母题,经由佛经文学传译进入中土。其偏重在神奇兵器的神仙授予,与道教影响的“天书神授”有关。在明清小说中呈现互动互补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29.
惠能和道元的禅学思想,在“即心即佛”、“顿悟与渐悟修行观”、“佛性论”和“般若思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道元禅学思想既有对惠能禅学思想的传承也有创新。惠能强调明心见性,注重开悟见性,禅修上弘扬顿悟。道元继承如净“只管打坐,身心脱落”的修禅证悟思想,并予以发展,使之日本本土化。道元在禅修实践上主张渐悟,认为唯有坐禅才是佛法正门,在修行与证悟上提倡“修正一等”。两者的禅学思想虽然存在殊异之处,但都旨在阐扬南禅宗的禅理教义。  相似文献   
30.
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将传统文言与通俗口语巧妙结合,成为汉译佛经雅化的典范。本文刺取"兄弟"一词,对其独特的兄妹一义的表现、成因及相关情况作考索,为语文辞书编纂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