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典籍翻译关涉依照优先次序传递源文本的字面意义、文化内涵和文体特征,而语境在典籍翻译的这种三重关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坛经》的英译中,探讨理解和传达过程中的语境问题,着重传达语境信息的若干原则和方法,包括把语境信息直接融入译文,通过增译、插入、注释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揉合异化的内容和倾向归化的语言和形式,利用译语的文学资源等。  相似文献   
52.
《百喻经》以近百喻喻世,系中古时期浅显易读的佛典名著。其篇章中的“喻”共有148例,所见类比、明喻、隐喻、对喻、借喻、反喻、讽喻七种形式各有特色,反映了中古时期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成熟和功用。  相似文献   
53.
《篆书金刚经》又称《三十二体金刚经》是一部极具特色的古籍文献。文章从古今字体的演变,宋初僧人梦英18体篆书到道肯32体篆书的发展,论述了《篆书金刚经》的形成过程;着重从明正统二年刻本默庵后序、北京石景山区以壁画著名的法海寺碑文等,考证出刻书者李福善即明英宗时极有权势的太监李童;最后简述了该书的文字、艺术、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4.
《金刚经》是一部中国佛教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经典,所蕴含的丰富的佛学理论和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以及哲学思想、尤其是诗学理论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唐代崇尚楷法,主要原因是朝廷和民间都重视楷书.设立书法学校,培养书法人才;考核六品以下文官用“身、言、书、判”作为标准;书写佛经内容,虔诚谨慎,重视楷法,从而形成了唐人“尚法”的重要原因.唐代是我国楷书发展的顶峰时期,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书体,也反映了汉字楷体字形变迁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56.
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藏有一叶回鹘文《圆觉经》注释本残片。本文首次对该残片进行原文换写、转写、汉译和注释,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残片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7.
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辽塑和经橱,是佛教雕塑向民族化、世俗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古代按照《营造法式》完成的小木作实物的典范,代表了11世纪中国建筑与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它反映了东北亚地区佛教建筑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燕云地域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杰出范例。其所储存的大量辽代传统文化信息,为后人研究已经消失的辽代佛教文化提供了难得而独特的实例。  相似文献   
58.
详细分析了敦煌《金光明最胜王经》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为同类敦煌写经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59.
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贤愚经》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贤愚经》译注单行本,由于对某些词语意思理解不确切,导致书中诸多注释译文及文字标点错误,现举若干例校正,以期对《贤愚经》译注本日后修订有所帮助,并对同类佛学典籍注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0.
诸多佛教大乘经典皆具有文学特质,其阐述佛理所用之语言及其表现手法,若以文学视角探讨,则具有相当文学特色。大乘经典之《金光明经》,就其文学性而论行文语言富于文学色彩,表现方法巧妙多变。其表现佛理之叙事语言,所用之修辞技巧鲜明巧妙。其譬喻手法有"直喻","同义譬喻"及"情景式譬喻"三种;其排比设计,可分为"并列式排比"、"递进式排比"两种;另外其映衬及示现手法亦多有所妙。通过《金光明经》叙事语言之修辞技巧分析,可以知晓此经具有相当的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