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7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51.
审美形态学视野中的王小波怪诞描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审美形态学的怪诞理论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解读,这在学术上还只是一种尝试。严格按照怪诞的形态特征进行筛选,王小波小说、散文中共有怪诞描写181个。本文引用原文展示其中的100个。这些怪诞总体上具有丑恶极端,滑稽膨体,构想妙绝,意象惊骇的鲜明特色。王小波的怪诞描写的数量和质量均为中国当代文学上乘,他是当之无愧的文学怪诞高手。  相似文献   
152.
本文对比了<西游记>主题之一的"心性修持"观与明代中期心学家王畿的"性命合一"论,指出二者存在四个方面的相同之处,即都主张"悟空"或"悟无"是修炼的根本途径;都主张心性修持必须戒禁情欲,要做心上工夫;都认为"心生则魔生",主张涵养心性;及都主张以养德致长生.并由此提出了吴承恩不可能是<西游记>唯一作者的质疑.  相似文献   
153.
王国维小说批评的圆照法就是以圆融观照之法考量小说,此法以“人生”为其理论核心,圆融艺术与功利、圆融中西、圆融多个学科,努力建构一个小说批评的弘大的人观照体系。  相似文献   
154.
王绩一生三仕三隐,无论在朝堂之上还是山林之中,他都结交了很多朋友,这从他的作品、传记和其他同时期作家的作品中均可找到痕迹。在他的一生中,朋友相当重要,甚至可以影响他的文学创作。文章对王绩交游圈中大部分人的身份和行实作了考证,试图将它置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中进行观察,从而理清其人际关系,由此探讨对他的思想和文学创作的影响,期待能为研究者补充认识,使今后对他的研究更立体化,更趋完整。  相似文献   
155.
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王国维倡导的“游戏说”历来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游戏说”最初是由康德,席勒提出来的,20世纪初,王国维把这种学术观点译介到中国学术界。其译介“游戏说”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有助于中国艺从“工具论”,“载道论”束缚中解脱出来,首次从理论上确定了学自主性的地位,拉开了中西艺理论交流和对话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6.
王安石议论文"揭过法"的深层内涵和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立意高远,善抓要害;二是善抓破绽,反驳巧妙;三是词简而精,义深而明。其"揭过法"的形成与作者的思想、个性、学识、审美趣味有密切关系。"揭过法"各要素之间又有内在联系:立意高远、善抓要害是其"揭过法"的前提和关键,善抓破绽、反驳巧妙是其"揭过法"的有效方式,词简而精、义深而明是其"揭过法"的有效手段。三者相互为用,相得益彰,使半山文成为议论文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7.
王重民是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本文从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了王重民对我国图书馆学和目录学教育的重要贡献:(1)发起创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并不断推动专业发展,是新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最重要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2)制定图书馆学系教学计划,组建图书馆学、目录学教研室,筹建系资料室,不断充实图书馆学系的师资队伍;(3)构建立意明确、反映时代要求的图书馆学课程体系,并亲自讲授大量专业课程;(4)注意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制定教材建设计划并亲自编写大量讲义和教材;(5)尽职教育,倾心教学,培育专业人才,培养了众多爱岗敬业的图书馆工作者。王重民在整理古籍、发展图书馆事业,特别是创办图书馆学教育、培育专业人才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纪念王重民先生的意义在于:一是继承他以弘扬光大祖国优秀典籍为己任、献身工作和治学的敬业精神,二是不断梳理和深入研究他在发展图书馆学和目录学教育、培育专业人才方面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努力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及图书馆学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58.
出入总集、别集,流连北朝诸史,梳捡出北朝留存送别诗,探测北朝佚失送别诗作,大抵可以清理出北朝送别诗发展的轨迹。细读代表诗人王褒、庾信的送别之作,则可以反观北朝送别诗的一般风貌:写景或专主北地塞外,或南北对照鲜明;抒情多质直贞刚,慷慨任气;形式主于短制,跳跃性强。  相似文献   
159.
王国维先生在其《肃霜涤场说》中,对《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九月肃霜,十月涤场"二句中"肃霜"、"涤场"解释成"肃爽"、"涤荡"。学界多从此说,我们不敢苟同。认为同《诗经》多数类似结构一样,"肃霜"、"涤场"是谓宾结构,义为"霜降而收缩万物"、"涤扫其场"。  相似文献   
160.
韩煦 《天中学刊》2012,27(6):97-101
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引起文学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时代的焦虑开始更多地通过对空间而非时间的抒写来表达,同时也触发了当代中国女性写作对空间的日益关注。王安忆《长恨歌》里的弄堂,陈染《无处告别》等短篇小说中的空间群像,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中的阁楼、窗帘、镜子等意象,展示了当代女性写作中的空间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