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87篇
教育   4737篇
科学研究   280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151篇
综合类   33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403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434篇
  2007年   444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西北开发协会的成立及其对西北建设的影响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拟简述民国时期西北开发协会的成立背景、重要思想,开展的活动,以探讨它对民国西北开发建设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张履祥是明清之际活跃于学坛的一位著名理学家。清朝入关后,他拒不出仕,隐居乡间,以耕读著述名世。张履祥治学最初源于陆王之学,以后通过阅读朱熹的《近思录》等书,且痛绝于王学末流的积弊,遂尽弃王学,归于程朱,成为清初程朱理学营垒中的一员骁将。尽管他未显达于仕途,始终是一名隐居乡里的布衣之士,但他关于理学的阐扬对于程朱理学在清初的复兴却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清代理学士人的高度评价,以至把他推崇为与陆陇其并列的儒学道统的“传道人”。  相似文献   
103.
新中国成立以后,王稼祥长期从事我国的外交工作.在广泛的外交实践中形成了他丰富的外交思想.主要有独立自主;"是一家人,又不是一家人"的党际外交原则;对外援助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为了争取建设社会主义的国际和平环境就必须支持和平运动、民族独立运动;制止世界战争、核战争、支持全面彻底的裁军等.对我国和平自主的外交思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4.
在西夏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党项族作为我国古代羌族的一支,西夏王国的主体民族,其民间艺术品以及雕塑绘画品都具有显著的特色。不仅体现了西夏文化丰富的艺术内涵,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也有着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5.
我国西部地区新建高等院校中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多缺乏英语交流环境,口语交际能力普遍偏弱,可通过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6.
清末诗人宋伯鲁的西域诗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他的西域诗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在诗中主张安民富民,尽情描绘祖国西陲河山的壮丽,物产的丰富,把这里的花花草草都写活了;他的《胡桐行》是描写胡杨的绝唱。  相似文献   
107.
对俄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彼得·库兹米奇·柯兹洛夫的考察生涯、第六次考察路线、黑城发掘、第六次考察的民族学和生态学意义作了比较细致的介绍,并就有关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8.
王昌龄是唐代一位杰出的诗人,其生前故后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可是他的生平事迹却很少见诸史料记载。近三十年(1976-2006),经诸多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在诗人的生年、籍贯、仕历、赴边、称誉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成绩,某些方面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虽然在有些问题上还存有争议,但也已在诸多学者的深入讨论中不断趋近事实。综述学界近三十年来对王昌龄生平事迹研究概况,正可为研究者们今后进一步研究诗人及其诗歌提供帮助,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9.
“有意义的”教育思想必须基于实践,对中国教育真正具有引导力的思想最终只能形成于本土境脉与本土实践之中,不能用具有浓厚西方文化色彩的价值取向、思维习惯与言说方式来套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规引中国人的教育实践。“寻找”教育思想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思想服从过程,而是以“寻找者”自身的已有思想需求与思想前见为参照标准的思想选择过程和思想构建过程。教育研究者应当首先是思想者。构建真正有意义的教育思想的最宝贵的资源就在研究者自身及本土境脉与本土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10.
“阳明心学”在明中叶兴起,虽说是时代使然,传统文化的整合,但“阳明心学”大师王阳明个人之功亦不可低估。王阳明顺乎明中叶时代之需,胸怀做“圣贤”的大志,饱尝人世沧桑,凭借卓尔不群的天赋,以挑战传统的精神,博采众长,使中国传统儒学重获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