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42篇
教育   566篇
科学研究   506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本文主要论述了自然扬尘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地资源的污染对新疆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和造成的直接影响,最后提出了解决新疆城市环境与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从《史记》人物传记的历史叙事为中国叙事文学提供了叙事元模式这个理念出发,探讨了《史记》在叙事时序、叙事速度上对《水浒传》的影响,并认为《水浒传》继承和发展了《史记》人物传记中的单传、合传及附传三种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73.
《金瓶梅》虽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演绎的长篇世情小说名著,但其叙事模式却多半是依托于《水浒传》演化而成。从小说发展的角度来看,自《水浒传》到《金瓶梅》可谓是体认着小说叙事范式由历史传奇向世俗人情叙事转化的演进轨迹。因此,《金瓶梅》小说叙事始终张扬着作者的人性关怀、哲学幽思和生命信仰,旨在唤醒读者对生命本身的反省、抗争和自觉。  相似文献   
74.
智库研究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智库研究涉及多学科和多研究领域知识的综合运用,其研究成果一经采用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文章认为智库研究应提升为智库科学,即智库研究应具有广泛公认的科学研究属性——可证伪性。智库研究要基于准确、完备(合理选择)的事实和数据,建立客观的科学模型,通过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分析工具,给出有预测能力的客观的战略咨询方案。通过可控的纠错和证伪过程,使得模型和方法中共因性和多因性逐步减少,最终得到普适结论,并在应用实践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75.
【目的/意义】分析面向智库建设的图书馆数据共享空间的创新服务,提出面向智库的图书馆数据共享空间 的框架体系和服务模式,为我国图书馆以更深层的数据服务支持智库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在梳理和 评述国内外图书馆数据共享空间现状的基础上,剖析美国芝加哥大学数据科学中心的基因组数据共享空间案例, 分析引进国外数据共享空间模式后面向智库建设的图书馆数据服务的新变化,并提出具体建设建议。【结果/结论】 研究认为图书馆数据共享空间模式为智库提供数据服务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实践价值,最后提出面向智库建设的 图书馆数据共享空间服务的框架体系及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6.
左建兵  陈远生 《资源科学》2005,27(5):107-112
北京市节水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定额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用水、家庭用水和农业用水,缺乏宾馆用水定额的研究.在分析北京市宾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用水定额管理的概念和用水定额制定的原则.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北京市宾馆用水的主要部位和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二次平均先进法得到宾馆各部位用水定额;通过逐步回归法、概率测算法、二次平均先进法和简单几何平均法得到北京市宾馆不同节水水平下综合用水定额值;提出了分阶段实施用水定额管理的思路,不同的阶段对应不同的综合用水定额值,实现城市用水管理模式的平稳转变.第一阶段为2005年~2007年,三星级以下(含三星)宾馆和四星级以上(含四星)宾馆的用水定额考核指标值分别为210m3/床·年,300m3/床·年;第二阶段2008年~2010年,分别为169m3/床·年,282m3/床·年.  相似文献   
77.
城市供水安全综合评价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春红  胡波 《资源科学》2007,29(3):80-85
水安全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水资源危机不断加深,人类社会对水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强烈。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物流和信息中心,城市供水安全对城市公共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影响城市供水安全的各个方面,构造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大量的权威统计数据,运用多元分析的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的主要城市的供水安全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可为城市供水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依据2004年统计数据计算的评价结果,我国重点城市在城市供水的生产和供水行业的投入方面,存在着生产能力不足和投入较少的问题,但他们在在供水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方面具有较高的能力。重点城市的供水安全状况两极分化严重,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北京市目前总体供水安全状况处于比较良好的状态,但在供水生产、供水行业资金投入和节水三个方面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随着更多的人口进入北京和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北京市未来几年的供水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78.
    
Sedimentation tanks and clarifier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an active sludge system,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system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ludge concentration in each cross-section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 We measured the sludge concentration to explore its distribution inside the tank, carried in-situ tests to research the fluid pattern and real operational rules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 We also used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oftware, PHOENICS 3.5, to simulate the solid-liquid two-phase fluid inside the tank and describe the sludg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The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obviously a sludge-water interface and a compression interface inside the sedimentation tank, a stratified sedimentary region with uniform concentration and a compression region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tank. Although the simulated concentrations deviated slightly from those of in-situ tests, they were still acceptable for identifying the sludge interfaces and fluid pattern inside a sedimentation tank, which are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optimizing the tank size and improving the settling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79.
以河南省封丘县为研究区,应用模型推导与调查实证的方法探讨了华北平原农业水价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目前技术水平下田间需水的价格弹性有限,价格信号对农户的灌溉决策行为影响微乎其微。农户水环境意识薄弱以及考虑粮食自足与极低的农户收入是影响农业水价改革及其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改变农业用水管理模式,适当抬高农业水价,促进农户节水意识提高;建立节水效益补偿机制,试行“两部制水价+ 返还”的水价政策,促进节水技术进步等对策。  相似文献   
80.
生态廊道在水土保持上的效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欣怡  卢光辉 《资源科学》2006,28(3):193-199
水土保持一直是台湾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预防工作,在1951年由农复会(农委会前身)着手实施,直至今日已累积了长达50多年的经验,其实施的目标有农地水土保持、减少土壤冲蚀、增加农地生产力、山坡地保育利用与管理、坡地绿美化、集水区保育、治山防灾、土石流防治、教育宣导等多项功能。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中“水与绿建设计划”指出将整合国家公园与国家自然森林之范围予以永续经营管理,建构全岛生态廊道,并透过长期对生态及物种之调查监测,进行生物多样性之保育。“生态廊道”即是将破碎的生态栖地采后天补偿的方式,以最不影响该栖地之方法,将数个异质性的区块加以连结,来达成物种多样性保育的功能。所以,规划有效的生态廊道除了提供物种迁移时所需的安全庇护空间与食物的来源外,更重要的是增加生物族群间基因的交流和避免区域性的物种灭绝,预防更大规模形式的生物灭绝发生。本研究目标将探讨规划生态廊道在水土保持事业里的效益,以水土保持方法中的农艺与植生方法来评估成效,期许“生态廊道”与“水土保持”这两项国家重点计划得以相辅相成,同时奠定台湾生物资源与水土资源永续发展之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