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071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66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维生平事迹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新近发表的论著中有关王维研究的讹错及偏颇,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72.
作为南北四会之地的襄樊地区,在魏晋南北朝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1978年以来,对今襄樊地区在这一时期历史的研究硕果累累,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对南北分裂对峙形势下当时军事、政治、社会等方面的论述。对这一时期这一地区普通民众的社会生活以及有关这一时期襄樊几度被北朝所占,特别是南北短暂统一时期以及侯景之乱后的历史研究比较缺乏,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3.
魏晋南北朝美术既是对它之前先秦、秦汉美术的总结又是对它之后隋唐美术的开拓,起了转折与通筋舒络的作用。此间涌现出一批对后世中国有着深远影响的画家、美术理论家,是中国山水画的独立和佛教美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74.
孙楚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散文家,今存文、赋、颂、赞论等四十五篇,诗八篇。通过对其作品的用韵分析,找出孙楚用韵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对研究这一时期晋语区作家用韵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5.
徐渭的《狂鼓史渔阳三弄》取材于《后汉书》的《祢衡传》,但作者采用发掘历史事实与发展历史精神相统一;“出之贵实”与“用之贵虚”相结合;“睛节结构”和“情感结构”相交融等艺术手法,对作品的情节进行了重构。作品在折射理想道德的光华,实现人物新的艺术价值,反映民众理想愿望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审美高度。  相似文献   
76.
魏晋时期是家族文学自觉建设的起步阶段,也是其作为一个文学分支自觉建构的开始。这种自觉建构主要表现为重情、善变、尚雅、崇文的家族文学思想逐渐清晰,家族文学创作内容逐渐类型化,并表现为四大主题:述德、训诫、亲情与家族日常生活。家族文学活动丰富多样,对提高家族文学名声、展示家族文学优越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洪武前期,朝廷在湘西地区设置九溪卫军民指挥司,推行"以夷制夷"的政策,实行文化控制,设立卫学、县学、义学、书院。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九溪卫子弟向学之风的形成,促进了九溪卫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才,加强了中央王朝对湘西的统治。  相似文献   
78.
腊戌失守,切断了中国远征军归国的道路,这既有缅甸特殊的人文自然环境,双方装备国力等悬殊甚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同盟国诸方高层将领为维护自身利益,各怀私心,指挥混乱的主观原因。主要剖析英、中、史迪威三方将领的私心导致腊戌失守的恶果,以警后人。  相似文献   
79.
关军的《无后为大》一书,写了自己为何选择成为丁克族,引起了读者对生育、教育等多方面的思考,也挑战了我国儒家传统的孝文化。孝文化倡导人传宗接代,而关军却大张旗鼓地选择不生育,这种对孝文化的态度,既有对五四批判的吸取,也有不同的地方,尤其体现在对代际公正的思考方面。当然,书中的观念西方思想倾向强,与现有国情不太适应。  相似文献   
80.
王维的赠答诗与特定的对象相应,具有正式场合的社交应酬、精神世界的沟通共鸣和诗歌领域的交流切磋三种不同性质。通过赠答诗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王维作为官员、隐士、居士和诗人的不同身份,可以看到王维内心在身份选择和认同上的困扰。赠答诗反映了王维性格中动和静两种不同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