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078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66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各政权除采取重农防灾政策外,还实施了诸如除害灭灾、蠲免、赈济、调粟、养恤、节约等具体的救荒措施,这对恢复灾后社会生产能力、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保障社会安定和百姓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2.
明代大画家徐渭独创的大写意花鸟画,在我国绘画艺术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其画主要特点有三;一是集绘画、书法和文学于一体,属典型的文人画;二是采用了酣畅淋漓的泼墨法;三是采用了豪放纵逸的大写意笔法。  相似文献   
143.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阶段,该时期民族融合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地区特色。十六国时期,民族融合是以战争形式表现出的不自觉地融合.北朝时期,则是通过自觉的改革手段完成的。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南北方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北方少数民族通过建立政权,完成了与汉族的融合,而南方少数民族则在开发江南的过程中与汉族实现了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44.
魏晋南北朝的天下三分之局试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下三分的政治设计并不始于三国时代,魏晋南北朝的天下三分之局也不止于三国时代,还应包括东晋十六国的东晋、前秦、前燕之鼎立,南北朝后期的梁陈、东魏北齐、西魏北周之鼎立。北宋以前的分裂形式,体现出从东西二元到三方鼎峙到南北分立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5.
长期以来,李世民与魏征的关系一直笼罩在明明君与贤臣的光环下,但对这种关系之后的深层次原因,学界讨论尚少。历史的真相是:初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特别是山东问题,决定着二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李世民利用魏征以笼络山东豪杰,并达到制约山东士族集团的目的;魏征则恃以山东势力,在中央维护山东豪杰的利益。随着山东问题重要性的下降,二人之间的关系也从重重假象中逐步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46.
北魏太武帝与周武帝灭佛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灭佛的成因、经过及结果的比较研究,找出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为太武帝灭佛的主观动因主要是以强制手段改变太子的信仰,以利于北魏统治,但败告终,而周武帝灭佛则 经过精心策划,收效显。  相似文献   
147.
魏源对晚清中国的深切忧虑,自小所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尤其是湖湘文化和江浙文化对他的影响,这些都促其"经世致用"思想的产生。魏源个人品格及其亲身经历则进一步激发了这一思想的形成。魏源的师友大都主张"经世致用",他们有力地推动了魏源"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8.
魏书生语文教学管理思想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语教学管理思想的根本特征是无管理的管理,其奥秘在于他在学生心灵深处点燃了求知欲望,深度唤醒其情意力量。他语教学管理思想中的三项基本原则,即:能本原则、民主原则和科学原则。  相似文献   
149.
夏商西周时期出现了东西对立的政治格局,郑州地区处于华夏、东夷两大民族集团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带,所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150.
官师制度是官学教育的重要组戍部分。魏晋南朝时期,官学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中央,除大学之外.又创建国子学,同时,学馆教育、专科教育也受到统治的重视;在地方,州、郡、县三级行政机构则成为地方官学得以维系,并以此来划分地方教育的行政区域。由于从中央到地方,官学种类、行政级别有所不同,官师的称谓也因此各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