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51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9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齐物论》提出了《庄子》全书的理论宗旨,即万物虽然作为个体各有特殊性,但在道的高度上他们没有轻重、先后、优劣之分,并在道中相统一。与"齐物"相反的状态就是"分",在现实中表现为是非之辨与善恶之别。庄子认为"分"是世间一切混乱的根源,因为"分"意味着局限性、确定性,而这种暂时的以不确定的标准确立的分别,是违背最终的道的。这种拒斥"分"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孔颖达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儒家诗学观,提出风雅之诗,缘政而作、诗述民志,乐歌民诗、畅怀舒愤,塞违从正等系列命题,倡导承、志、持等新的儒家诗学理念,将诗歌的审美教化功能与审美抒情特性统一了起来。孔氏还提出诗为乐章、诗乐同功等诗乐一体论,考察了诗、乐之间相互生发而又辞变声常的复杂历史现象,揭示了上古之乐教统诗教,春秋期间诗乐两艺分途的文脉历程。他对于音韵声律的重视和强调,推动了初唐诗坛对诗歌声律的自觉追求。孔氏三体三用说的提出和发挥,较为合理地阐释了诗之六义说的系列悬疑,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审美意象论和意境论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93.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实现直接民主的基本制度。课题组对河北省邯郸、保定、唐山等地区部分农村村民自治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着村民自治权与国家基层政权之间的矛盾,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之间的关系不顺畅,村民自治权异化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河北邯郸武安市农村“一制三化”的成功经验,认为完善选举制度,理顺两委关系,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是农村实现直接民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4.
唐代诗人李嘉祐是大历诗人之一,唐人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并选录了其八首诗歌,王夫之也称其为"中唐第一佳手"。可见,李嘉祐的诗作是很受推崇的。然而,这位诗人并不为大多数人所重视,当前学界对其诗歌的研究也不是很多,因此,李嘉祐的诗歌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高仲武认为李嘉祐诗歌"涉于齐梁,绮靡婉丽",但高仲武的评价,有以偏概全之嫌。其次,高仲武认为李嘉祐"盖吴均、何逊之敌也",因为吴、何二人是齐梁山水诗的杰出代表,对此,将李嘉祐诗歌与吴、何二人诗歌进行对比研究,来探究齐梁诗人在诗歌创作上对大历诗人的影响,以及李嘉祐诗歌之新变。  相似文献   
995.
自从清末第一首汉译英语诗《人生颂》传入中国以来,我国的英语诗歌翻译活动就一直成为翻译界关注的焦点,且成就卓著。英译汉的英美诗歌翻译,大致可分为两派——格律派和散文派,国内较少学者研究的吴宓就是前者的典型代表。吴宓的英美诗歌翻译实践和原则显示出格律派翻译的特点,讲究韵律、格律与原诗的一致,但内容上显示出归化的倾向,这与当时文学翻译的实际情况有关,也显示出其浪漫气质。  相似文献   
996.
吴虞"非孝"观是20世纪初期中国"非儒反孔"思潮中的典型代表。"非孝"产生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巨变的时代,其形成与社会环境变化与吴虞本人的亲身经历息息相关。"非孝"观念在近代的首次提出,既提示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破冰,亦活跃了自宋明理学以来的学术氛围,成为五四前后中国的思想文化革新的重要旗帜之一。  相似文献   
997.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后,针对江南孙吴旧地士人群体,采取了经济上保留、政治上排斥的做法,使得江南士人群体普遍对西晋政权持观望态度。然而,出于保留家族声望及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孙吴旧地士人群体于太康末年前后掀起入洛的高潮。这一行为出现的前提是江南士人群体对儒学的自我反思,与此同时出现的则是南北方不同士人群体及其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长期解读,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常发生融合现象,研究者主动去发现、照亮研究对象,同时又被所阐释的对象潜移默化,这个过程是意义的产生、流转过程,同时也是传统的形成、接续过程。本文以舒芜、钱理群的研究为个案,浅析周作人传统的生成与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99.
咏雪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领域之一。欧阳修创"禁体",苏轼作"尖叉韵"雪诗,后人争相效仿,甚至有人将"禁体"扩大到词、赋、曲等文体创作之中,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文化现象。将吴应箕的禁体与尖叉韵雪诗置于禁体与尖叉韵雪诗发展史中来考察其继承与发展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从学界不太关注的视角与不太注意的材料来研究禁体雪诗,有利于拓深禁体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首义英雄》再现了以吴兆麟为首的一群平凡勇士的生活、斗争图景。小说以真实的人物、事件为基础,生动的细节描写为形式,使历史人物和小说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从而根本有别于为追求刺激和娱乐而任意虚构的所谓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