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6篇
教育   701篇
科学研究   88篇
体育   72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和功能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因此,在翻译旅游景区公示语时,译者应该熟知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意义,了解汉英公示语的文化差异,将译文读者放在首位,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2.
文章在对台湾部分高校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地描述了台湾高校的教学情况,如教学内容、讲授艺术、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学生管理的状况、学生上课的清醒、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的校园文化等等.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3.
王世贞歌咏武当的诗歌有120余首。他的武当诗歌取材博瞻,遍咏名山;大胆批判,思想深邃;尽展才思,诗艺独步;诸体皆备,各臻其妙,极大地提升了武当诗歌的创作水平和在全国文坛的地位和影响,为武当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王世贞是名副其实的武当诗歌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十堰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武当一山独秀、特色彰显不够、整合联动不够、进出不够快捷等隐忧。根据"满天繁星不如一轮明月"的旅游景区开发特点,文章提出打造"武当山"、"桃花源"两大核心旅游品牌,用以整合十堰旅游资源形成两大旅游圈,并就挖掘生态文化资源、彰显景区特色、创建自驾游示范区等方面进行了粗略探讨。本篇主要从打造道教文化、太极文化、汉水文化等核心旅游产品,和郧阳文化、东风文化、七夕文化等特色旅游产品方面阐述了武当山太极养生旅游圈的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75.
从地方文化的角度来看,武当文化研究的成果已经是相当丰硕了.但这些研究往往是从宗教和文学的角度展开,没能以更广阔的学科视野来研究武当文化的广博内涵.现在是追问武当文化生发的根源的时候了.道教的生根、延续和繁荣,得益于武当山地处温暖、湿润亚热带的汉水之滨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道教在此有了肥沃的土壤.同时,武当山作为楚地的中心区域,较好地传承了源始初民的重巫术、崇尚水风尚的楚文化.  相似文献   
76.
敕建于明永乐十年的玄天玉虚宫,不仅是武当山最大的道宫,而且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道宫遗址。通过玉虚宫名称的考证、风水选址的分析及建筑艺术鉴赏,对武当山玉虚宫建筑文化作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7.
"八景"是一种景观塑造与资源利用文化模式,具有传统文化开发与保护、宣传等功能。通过对"保山八景"文化景观现状、景观类型和变迁机制分析,从文化遗产保护角度深入阐释八景文化景观作为保山文化的社会价值特征。  相似文献   
78.
陆玉麒教授自1998年提出区域发展“双核”空间结构模式以来,很多学者将双核结构模式用在区域开发、发展及区域间的旅游合作中。衡山、岳麓山彼此在地域空间上较接近,交通联系方便,景区文化联系紧密,景区管理迎来难得机遇,具备双核结构模式的本质特征。因此衡山、岳麓山可以按双核结构模式进行开发,实现景区的合作、互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9.
宜昌作为鄂西旅游圈的核心城市,旅游景区的发展需要大量景区专业人才。文章分析宜昌景区企业对景区专业人才需求,讨论三峡旅游学院新开设景区专业发展状况,对办好三峡旅游学院景区专业特色提出建设宜昌本地的深度合作、景区专业实训基地、课程设置突出景区能力、成立景区营销与策划社团等建议。  相似文献   
80.
对大别山地区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大别山地区旅游环境和红色文化,提出实现当地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给出了相应的建议。运用现代科技和网络,实现体育旅游营销手段和品牌的推广,更新观念,培养人才,以旅游市场为目标,培养更多的体育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