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篇
教育   213篇
科学研究   134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紫杉醇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杉醇是近年来用于癌症治疗的一种天然药物,本文综述了紫杉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用于治疗卵巢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和的近况,介绍了紫杉醇对其它癌症包括头颈部癌、宫颈癌、食道癌等的疗效研究及神经系统、中性粒细胞减少、过敏等不良反应,展望了紫杉醇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2.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1月19日发布新闻公报说,当肝细胞癌无法通过手术切除时,准许用药物索拉非尼治疗。索拉非尼原先用于治疗肾癌。  相似文献   
43.
《世界发明》1998,(4):19-20
腺病毒能杀灭癌细胞 国《科学》杂志最近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说,一种引起感冒的腺病毒在不影响正常细胞的同时能够杀灭癌细胞。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望开辟药物治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4.
徐光炜,我国著名肿瘤专家,近年来主要从事癌症预防和科普工作,是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名誉院(所)长,并曾较长时期担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WHO)胃癌协作中心委员、国际胃癌学会(IGCA)理事、亚太地区肿瘤协会(APFOCC)常务理事、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国际事务部委员等职,担任10余种中外专业杂志的编委、常务编委及《癌症康复》杂志主编。  相似文献   
45.
46.
浙江卫视热播节目"中国好声音"以只为"好声音"转身的独特形式,创造了极高的商业价值,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人们模仿"中国好声音"的形式逐渐以"中国好XX"流行语来形容可称典范的人或事。因曾经热播的电视剧《中国式离婚》逐渐流行的说法"中国式XX"却被用来形容具有社会性、群体特点的陋习或现象。"中国好XX"与"中国式XX"流行语属于模因论视角下仿拟而成的流行语,两者在形成、传播和形式上相似,不同的是"中国好XX"聚焦语义,多为正面表达,"中国式XX"放大语义,多为负面表达。  相似文献   
47.
1病例介绍患者,51岁,已婚育,绝经4年,既往月经规则,从2001年7月初出现阴道出血,量时多时少,时有腹痛,未进行治疗。于2001年11月因阴道不规则出血4个月症状加重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尚可,血压、心率正常。胸透:(-),妇科检查显示:外阴:已婚式;阴道:黏膜充血,可见少量分泌物;宫颈:  相似文献   
48.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植物转基因方法,通过植物表达载体上DNA的加工和转移将外源DNA转运到植物细胞内.主要介绍了根癌农杆菌介导植物遗传转化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9.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语言开始被社会认可和接受。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剖析网络流行语"XX体"的流行现象、语义分类以及快速复制传播的内在动因。模因是网络语言快速传播和流行的"基因";"XX体"具有强势"基因",复制、传播、繁衍机制完善;对"XX体"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网络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50.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在促进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创新意识的提高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网络的无规范性、虚拟隐匿性、泛滥性及成瘾性,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如何更好地把握和使用这把"双刃剑",趋利避害,减少或消除"网络成瘾"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不良影响,调整和规范网络世界中的"生活准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及本"课题组"的调研情况,对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网络成癌"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等问题作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