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5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连州教案是清末广东爆发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案,由于其牵涉到多方面的因素,最终历时一年多才得以解决。刘国强和陈慧二先生在合写的《连州教案述论》一文中对此作了一个大概勾勒,但在教案起因的分析上存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42.
分析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的原因,以及这种不抵抗政策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深重影响。认为国民政府的不抵抗致使东三省国土大量沦丧,使风起云涌的抗日义勇军走向衰败,助长了日本侵华的野心。  相似文献   
43.
1959年庐山上发生的彭德怀事件对接班人问题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加深了毛泽东对于党内出现“赫鲁晓夫”的忧虑;突出了林彪在接班人序列中的地位;为刘少奇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44.
抗日战争前后,广大华侨与祖国人民一起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为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在蒋光鼐、蔡廷锴等人领导的一.二八事变中,华侨从言论、物质上大力支持十九路军抗日,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不抵抗主义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成为推动日后国共合作的一股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45.
东北军是一支以张学良为统帅的地域性军事集团,它的前身是张作霖所领导的奉军。一直以来,东北军都表现出较强的凝聚力,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开始分裂。这种从稳固到分裂的蜕变使人质疑这支军阀集团前期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即东北军表面上是统一的,实际上内部是不一致的,这既有地域性差异,又有新老和土洋派别之争。同时封建宗法关系作为军事集团的联系纽带,也很难应付大的危机事变,加上日本人对东北军上层的分化拉拢,以及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执行的不抵抗政策导致部队出现的思想混乱,这些都是导致其分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6.
从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视角,设计和开发了一个支持新手教师教学决策技能训练的模型,进而转换为教学决策概念图/思维导图模板,并应用于个案教师培训。目的在于帮助新手教师习得科学的、稳定的教学决策模式,为探求教师决策知识可视化寻求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以国内权威的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翻译的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为目标译本,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总结了该译本中可供借鉴的翻译技巧,并指出其中的一些不完美之处,进而对其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文体分析。  相似文献   
48.
"宝应事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中共江苏省委确认、定性的“宝应事件”发生于1959-1960年间。“宝应事件”给宝应人民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宝应事件”的发生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大背景密切相关,但也与宝应县主要领导虚假浮夸、欺上瞒下、不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作风有很大关系。中共江苏省委采取实事求是的方针改正了宝应县领导的错误,处理了有关责任人,减少了损失。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宝应人民经过生产自救终于度过了难关。  相似文献   
49.
杨虎城的个性与西安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性是导致行为以及使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某种特征和属性的动态组合。由于家庭环境,文化背景及人生阅历这些因素长期的变织,冲突,聚合,最终熔铸成杨虎城独具魅力的沉稳持重,深思熟虑,坚强不屈,勇于反抗的个性,这种个性决定了他在西安事变中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在近代中国历史画卷中,抹下了浓浓的一笔。  相似文献   
50.
由批评《我们夫妇之间》而引发的"萧也牧事件",成为当代文学思潮史上的一次较为重要的文学事件,但现有的学术研究对于它的定位不够全面。"萧也牧事件"构成了"十七年"文学规范建构中的重要一环,反映出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学如何叙述现实的规训。这次事件的影响,在于明确文学对现实的叙述要按照"讲话"方向所设定的工农兵话语秩序进行。与此同时,《我们夫妇之间》受到批判之后,"十七年"的城市文学创作日益纯洁化、叙事简约化,对于都市生活的体验要么回避,要么予以负面批判,城市文学的意识形态化色彩也日益浓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