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06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3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在美国,社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它假设了教师是知识与社会的转换者,试图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培养教师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知识和技能,使得教师能够在美国多元化群体学生日益增长的环境中进行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2.
《古今小说》中的《众名妓春风吊柳七》改编自《清平山堂话本》中的《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改编后的文本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话语属性以及主题倾向上与原作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改动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市民叙事向文人叙事的回归,并且这种回归对文学创作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于《木兰诗》的评价 ,历来只注意到它的情节、人物及其尚武精神 ,而忽略了表现手法上的详略浓淡处理。本文认为 ,《木兰诗》首尾详、笔墨浓 ,中间略、笔墨淡 ,做到了详能见其笔简 ,略能窥其事赡。这种手法不仅是该诗的一大特色 ,而且是其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美学史上,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德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总结。李丕显、陈望衡先生合著之《黑格尔美学论稿》,一方面对黑格尔美学中体现出的软弱、妥协、近视的一面作了剖析,指出其主客观颠倒的根本性错误;另一方面也全面地辩证地分析论述了黑格尔美学的合理内核极其进步意义,以求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从司空图的生活环境和诗学背景重新认识(诗品》的价值,主要从创作的观察体验、艺术人格的修养、审美态度的形成、艺术境界的生成、艺术结构与语言的安排、风格的造就等方面,发掘其理论意义,认为该作的生成是对唐人诗学创作经验的隐性总结。  相似文献   
16.
论"知音"--从《文心雕龙·知音》看刘勰文学鉴赏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知音>首开我国文学鉴赏理论研究之先河.刘勰从审美主客体、文学鉴赏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上,指出了"知音难"的原因,提出了读者在文学鉴赏中作为接受主体的必备条件,对我们今天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理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熹首倡并躬行的“以《诗》言《诗》”说是对《诗序》”以史证《诗》”以及后儒“以《序》解《诗》”的否定与批判,同时又体现了对《诗经》文学本质与诗歌创作规律的深刻认识。贯彻“以《诗》言《诗》”的原则,实现传统《诗经》学的重大变革,是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需求赋予宋代学者的重大使命;而文学名家与经学大师的一身兼任,历代文学与历代经学的双轨集成,是朱熹实现《诗经》学变革的主体条件怀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8.
《康熙诗词集注》是近年来出版的颇有力度的古籍整理著作。是著在版本校堪、考镜源流方面筚路蓝缕,在诠次辩证、疏注考订方面证据今古、巨细咸蓄,且成功地以诗证史、诗史互证的研究方法。是著包容深广、梳理细密,不仅为研习康熙诗词者提供了一部完备的读本,而且为保存和整理古代典籍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中国现代历史剧作家郭沫若的史剧观做了综合的分析与评价 ,指出了他诗、史结合的创作方法对中国现代戏剧的理论贡献 ,揭示了其“失事求似”的史剧理念的合理性 ,但对其在艺术实践中的偏颇和失度 ,予以客观分析和批评 ,勾勒了他由唯美主义的艺术观念向阐释学批评转变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20.
贾谊《诗》学寻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近出土文献,分析了贾谊引用《诗经》与四家诗的异同,注意到贾谊说《诗》以“雅”,“颂”为主的事实,说明贾谊的《诗》学继承了春秋官学中“以诗为教”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