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54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刘勰在前代批评家和选家们研究文体问题之成果的基础上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他对当时几乎全部文体进行了发展简史、基本规范、名家名篇以及理论说明等四个方面的探讨,写出了二十篇分论;然后又在《定势》等篇中对文体与风格的关系、文体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等理论问题作出了更深入的研究,至今还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2.
在南朝普遍重情、任情的风气下,刘勰独标节情一说,虽然是他主张"宗经"的结果,也有儒家传统的教化说的因子,但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考察,是和当时儒、释、玄三家对情性问题的深入讨论密切相关.其中先秦以来的情性论是这一学说的合理内核,南朝佛教心性论思潮的兴起和律学的兴盛则为它的萌生提供了必要的气候和土壤.  相似文献   
63.
《文心雕龙·原道》通过文与道关系的论述 ,表现了刘勰鲜明的人文观 :“文本于道”的本原论、“与道并生”的形成论、人乃“天地之心”的主体论和“文法自然”的创作论 ,给我们昭示了人文本原及其发展的规律。并启示我们 :文学创作只有遵循其规律 ,崇尚自然之美 ,展现自然之趣 ,摹写自然之态 ,穷究自然之理 ,文学才会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64.
孟子、曹丕、刘勰的“气”观构成了古代气论的基本框架,他们的“气”观各有不同的理论内涵,对学创作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因而也有不同的理论意义和价值。他们的“气”观对今天的作家及创作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陈毓罴教授,在《文学遗产增刊》第15辑发表《浮生六记足本考辨》,文中披露了他在《元和县志》上发现的沈复的两首诗:《望海》与《雨中游山》。笔者依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记载的《元和县志》版本,对此说存有疑义。后经查实,发现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秦境和姚燮,而不是沈复。  相似文献   
66.
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先秦时期各家都谈论"虚静",而且基本意义相通,所以那时的"虚静"一词还不是一个有特定意义内涵的哲学范畴,也不是一个文艺学的概念。《文心雕龙》中的"虚静"是融合了儒释道思想而形成的崭新的古代文论概念,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把先秦诸子的"虚静"和刘勰的"虚静"强行挂钩,我们可以说《文心雕龙》中"虚静"思想吸收了诸子中"虚静"观的某一些方面,孰多孰少,但一定不能判定其专属诸子之某一家。  相似文献   
67.
清代诗歌文献浩如烟海,具体作品更加不计其数。对这些作品进行考察将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现在专门就宋琬、孙枝蔚、郑燮、罗聘、黄遵宪等人的若干作品做一次集中的考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68.
从赏析的齐、梁与初唐3首诗作中,可窥见南朝至唐初山水诗的发展轨迹:谢眺广泛描写“真切实在”的自然,创造清远绵渺的意境;王籍着意刻画幽寂的山水,创造高阔静美的境界;宋之问过寺而寻幽探胜,借山水林泉来涤荡郁结。诗作从齐代的“玄意求新”,画景入意境,清新流畅,到梁代刻画精致,情景并茂,再到宋初虽留有南朝山水诗痕迹,又有新朝气象—_开始重视形神结合、审美性与社会性结合,意境更阔大深远,写法更工巧自然,音律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69.
叶燮《原诗》作为古典诗学的重要文本,迄今虽已有两种评注本,但在还原其诗学语境,揭示其话语背景——大背景是明末到康熙前期的两次宋诗潮带来的唐宋之争,小背景则是昊中地区叶燮与汪琬两家讲学宗旨不同带来的诗学之争——方面。还有不少工作可做。文章就笔者笺注所及诸问题,对《原诗》整理的要点和体例作了说明。同时对学界关于《原诗》写作过程及理论渊源的新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0.
司马相如作为汉代辞赋大家,是刘勰《文心雕龙》讨论较多的作家之一。刘勰《文心雕龙》对于司马相如的批评与前人对司马相如的批评截然不同,前人以"依经立论"为原则,而刘勰《文心雕龙》却是以"衔华佩实"为准则,对司马相如的作品从"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两个方面进行批评。其一,对"有韵之文"辞赋作品因其过于华丽,而提出批评和指责;其二,对"无韵之笔"诏策文、檄移文和封禅文等作品给予了肯定。刘勰《文心雕龙》对司马相如的批评,显示了刘勰对汉魏以来文学过于追求形式华丽的一种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