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950篇
科学研究   24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91篇
信息传播   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茶,尤其是名茶,从外形到内涵都具有很强的审美意义。苏轼通过大量的诗词文赋,深刻阐述了自己的美茶思想。这些美茶思想,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苏轼的美学思想宝库,而且对于人们研究茶叶审美也发挥着引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胡适是中国现代一个很有见地的修辞学家,他在《白话文学史》和《国语文学史》中对古典诗词一语中的的评介,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修辞观点,是中国修辞学宝贵的史料,他关于文与质、用典与白描、不讲陈词套语及具体、原则与风格的看法,是很值得认真研究与探讨的。  相似文献   
83.
苏轼所论的“文”既包含文学意义上的散文,又包含写作学意义上的文章。至“绚烂”者至“平淡”、文如其人、“辞达”的关键在于辞能达意,这是苏轼所提倡的“为文”的三个命题,它们讨论的是文风与人格、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
深刻的哲思性是史铁生作品的明显特点,其表现之一就是他创造了一系列特有的富含哲思的意象,体现出了独特的艺术特征。这些意象,很好地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5.
苏轼美学思想的特征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游”。苏轼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实际行动上都真正体现了“游”的理想,而且他的“游”带有十分明显的审美取向和追求。“游”在中国美学思想发展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真正从美学的角度将其推向高峰的是苏轼。苏轼将“游”看作是审美的必要方式。所谓“游”有两种基本的含义:一是“动”,即游动的意思;二是“戏”,即游戏的意思。  相似文献   
86.
“人民性”是艺术的最高追求,冼星海和施光南是近代音乐史上仅有的两位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作曲家,他们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创作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音乐作品的“人民性”表现出一定差异。冼星海生活在抗战时代,他的作品的“人民性”主要体现为“救国救亡,反抗侵略”;施光南是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位作曲家,浓浓的“乡国之爱”成为其作品“人民性”的核心主题。冼星海与施光南音乐作品“人民性”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他们都牢牢把握时代主题,把滚烫、赤诚的爱国热情融入音乐创作,把民族音乐的灵魂贯穿于创作生涯,奏响时代的最强音符。文章试通过比较冼星海和施光南音乐创作的“人民性”,探索他们成为“人民音乐家”的原因,力图为现代中国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提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87.
三礼中"兴"字共出现386次,大部分"兴"字都与礼仪有关. "兴"字本义很可能是原始宗教当中一个特定的仪式表演活动, 进而在此基础上演变为一种仪式动作类名而运用于礼仪场合. 周代礼乐文明是"兴"之实践的演绎、呈现场所. 孔子诗之兴的理论采获背景是礼乐文化中的乐语之兴亦即"言之兴".三礼系统中的"仪之兴"前接"兴"之仪式属性,后续孔子诗之兴,是诗"兴"理论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为"兴"塑成为中国古典诗学核心范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8.
《龙山杏坛集》是梁光华教授创作的第二部诗集,体现了作者多方面的才情,展现了作者的精神风貌、胸襟怀抱和学者风范。在艺术上,《龙山杏坛集》亦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生动地描绘,体式多样,各体皆备,具有格高调远、豪迈飘逸、乐观向上、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9.
叶适的《水心文集》卷之十二收录序文34篇。其中包括29篇书序文。这些书序文反映了叶适的文学主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文章的教化作用;文学须郁然有彩和抒发情性;肯定文辞之工,不满侈靡文风;各朝均有短长,切忌文人相轻。  相似文献   
90.
东汉中后期有一祖孙三代,相继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这就是安平崔氏三贤——崔骃、崔瑗、崔寔。崔骃少时与班固、傅毅齐名,钦慕扬雄,善于辞赋,意在讽谏。崔瑗才学出众,长于文辞,尤擅书法,被称为“草贤”,不愧为一代“文宗”。崔寔才美能高,博通经史,与蔡邕并称“双凤”;“治边最为第一”;其所著《四民月令》,系统总结了当时农业生产的技术、方法和经验,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