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27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36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吴芳吉与徐志摩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才华卓异而又英年早逝的著名诗人,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在历史上都遭受过偏见与误解,但在今天,二人的名望、评价、影响力却迥然有异,究其原因。除了二人的家庭地位、社会交流等原因外,最根本的是现代文学观念对新旧诗体不同的褒贬态度。  相似文献   
162.
许潮不仅是位戏曲家,还是位诗人,惜其《山石集》已佚。近来,从乾隆《靖州志》、光绪《靖州直隶州志》、道光《直隶靖州志》等方志中,新发现许潮佚诗八首。这八首诗对于了解许潮的生平、思想及其诗歌创作风格都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63.
《虚字说》是我国第一部以"虚字"命名的文言虚字专著,并首次全面运用"神情声气"理论研究虚词。《经传释词》是中国传统语言学史上一部杰出的虚词专著。两书都采用了比较归纳法、上下文联系法和推究本义法,而《经传释词》运用的"因声求义"法与《虚字说》运用的"因声求气"法则彰显了两书研究方法的不同特点,也体现了训诂学派与修辞学派不同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64.
在当代作家中,徐光耀第一个指出孙犁具有思想家的素质;强调孙犁一生自觉地师承鲁迅;论析了孙犁对美的追求是多方位多层次的,注意到了孙犁晚年在个性与艺术格调上的变化。徐虽出于直觉思维,但由于人生经历的丰富与艺术磨炼的坚实,故颇多"点睛"之笔。在论证中,披露了徐光耀先生本文作者未刊书信中的一些材料。  相似文献   
165.
我国文学翻译家许渊冲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译论的基础上,总结了一系列文学翻译理论。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该文旨在研究许渊冲翻译思想及其对文学翻译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6.
徐旭对民众图书馆建设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旭先生对中国近代民众图书馆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创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江阴巷实验民众图书馆”,大兴实地调查之风,以社会小书报摊为对象,对其调查分析、研究,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他践行“读者第一”,站在民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前列,创新服务内容,大力向馆外服务拓展,提出具有超前意义的“学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问题。通过以学院图书馆为基地,以实验民众图书馆为扩展,以巡回图书馆为延伸,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服务网络,诠释了徐旭先生的服务理念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7.
近年海峡两岸出版的古籍丛书中有一些书名称相同而内容相异,很容易混淆。文章明其编纂始末,辨其异同之处,以消除误解,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68.
论文记述了海峡两岸知名人文学者许倬云先生在读书、治学方面的经历与心得,以及他关注中华文化积累与传承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69.
徐雁(秋禾)是当代中国著名的书话书评家。2007年初,中国图书评论学会首次联合27家媒体,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四位优秀书评人,他位列其中。二十余年来,他在书话书评写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特色。该文首次梳理了他在文体上做过的探索,总结了他在成熟的书评观形成以后,书话书评文章在题材、立意、文章结构等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0.
徐寅生训练思想是他长期实践的科学总结,它以马列主义哲学为基础,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从宏观到微观,对中国乒乓球事业都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辩证唯物主义是徐寅生思想的理论基础;爱国主义是徐寅生训练思想的动力;创新是其训练思想的核心;改造乒乓球人才"生产流水线"是其训练思想的的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