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27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36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许筠的诗歌理论深是中国诗论影响下的产物,许筠更承传了中国古典诗学的批评方法,尤其是摘句批评朝鲜诗人诗作,在其诗学批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出了他的尊唐诗学意识。  相似文献   
232.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是宋代徐兢所撰的一本出访高丽的见闻录。《图经》以实地见闻,全面记述了王氏高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山川、人物、礼仪、宗教、物产、习俗等,徐兢还以亲身经历,详细记载了航海路线及日程,以及船队的组织、航舶装备和航海技术、航海路线,是研究高丽史、宋丽关系史、科技史和海上交通史的重要著作。由于传世文献记载的不同,后人对徐兢的生平、家世了解有误。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对上述问题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233.
徐霞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旅行家、地质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游记》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它不仅篇幅宏达,而且内容极其丰富,记载了他对我国著名大河的源头、走向、水文、水系的考察,植物种群及其分布以及发生改变的原因,尤其是有关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记载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比欧洲人对此类地貌的科学考察要早一百多年。《徐霞客游记》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一份无比珍贵的重要地理文献。将其翻译成英文,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在翻译《徐霞客游记》的过程中,作者总结出典籍英译的三个取向,希望能对从事典籍英译的人们和典籍英译爱好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34.
许月卿的组诗是其《先天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理研究许月卿《先天集》中的组诗,对了解许月卿的诗歌风格、艺术手法都有重要的启示,同时还更深入理解了组诗这一独特的诗歌形式,对宋诗中的组诗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5.
徐志摩诗歌的韵律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三十年代新诗发展的状况和以闻一多为首的新月派新格律诗主张的提出 ;《雪花的快乐》、《半夜深巷琵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等诗作 ,诗的内在情感起伏与音节的音乐性高度统一 ,代表着徐志摩诗歌的韵律化追求过程中各时期的成就 ;以《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诗作为例 ,从诗歌的节奏与押韵两个角度进一步分析徐志摩诗歌的韵律化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韵律化追求 ,为我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36.
对《中国艺术精神》这部著作作全面而扼要的评述:介绍了著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分析了这部专著的基本架构,指出著者由孔子、庄子这二个典型导出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是“为人生的艺术”的结论的科学性和独创性;同时阐释了这部著作的现实意义及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37.
徐訏认为"和谐就是自由"。只有把"谐和"视为徐訏的理想,才能把握徐訏的精神世界,把握徐訏作品的哲理性内核。  相似文献   
238.
徐特立的《小学各科教授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地阐述了小学各科的教学任务、过程、原则、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在我国小学教育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着重研究小学教学的教授目的与原则、教授内容与要点、教授方法与要求,旨在学习徐老的教学思想,指导、推进当前的小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39.
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一所定位于“三位一体”办学模式的近代理工科大学,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制定的教育思想、教育方针、办学特色、教育内容及学院“双师型”师资结构队伍,无不体现了当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他提出的“三位一体”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伟大创举,对当代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仍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40.
许衡以理学为基础,遇变而通地形成了“用夏变夷”的民族史观,提出天下一家的民族平等思想,加速了蒙古族的封建化进程,保证了中原传统文化的延续,促进了蒙汉之间的融合,从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