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794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6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文章首先对本人十年前用数理统计方法将新疆汉语方言南疆话的平声调调值定为[213]之说,提出了怀疑,而后又从近十多年来境内、域外新疆汉语方言研究的新成果入手,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原来认为平声调值为[213]之说不妥,而伊犁一带的平声调调值[24],才堪为新疆汉语方言南疆片区平声调调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2.
1996年 9月 ,笔者在《昆明师专学报》上发表《 <金瓶梅 >与云南方言集序》。序中讲了全集分语音、词汇两部分。本文即词汇部分。文中收集目前能见到的多种词典中对近八十个词的解释 ,为方言研究提供该词来源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93.
中古四声在闽北方言的今读与古今声母的类型存在着制约关系,同属内陆闽语的闽中方言也有所体现。考察中古上声在内陆闽语的演变:首先统计各方言今读声调的字音数的分布比例,把握古上声在方言中的演变大势;然后以声母今读保留浊音的石陂方言为纲,依古声母清、全浊和次浊三类顺序,从文读和白读两个层面分别加以考察,以明晰古上声在内陆闽语今读调类的文白层次与对应情况,并勾画文白层次的分布特征,追索其在相关历史文献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994.
甘肃汉语方言声韵调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雒鹏 《西北师大学报》2001,38(2):120-125
甘肃汉语方言(以下简称"甘肃方言")属官话方言西北官话.按古入声字的今调类,甘肃方言内部可分为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三大片;按地理及内部特征,甘肃方言可分为八个小片.甘肃方言声母一般是24个;韵母一般是32个;调类有些方言是3个,有些方言是4个.甘肃方言声韵调跟中古音系、北京音系都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95.
搜寻了龙岩方言中的古代汉语遗存,并列出了古汉语词语在古籍中的书证以及在龙岩方言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996.
调查柳城县大埔镇官话语音,拟定音系,根据同音字汇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中古音韵比较柳城官话与市区官话的异同点,旨在更全面掌握柳城方言的声韵调特点,探讨其语音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7.
紫阳县在明、清时代曾有大批外省人因各种原因落户入住.客民的迁入造成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融合.本文探讨了明清移民活动对紫阳民歌在文学和音乐两方面所造成的影响,以追溯紫阳民歌"北地南腔"、"南北交融"特点的形成原因.上篇已发表,通过对歌词文本的对比分析来论证移民活动对紫阳民歌的影响;下篇分别从歌词所反映的地方自然风貌和社会生活内容上,从音乐曲调的相似性上,从歌词的方言特点上,来论证移民活动对紫阳民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赣州话是处于赣南地区客家方言包围中的西南官话岛。它的连字调并不是简单的单字调相加,异字组和叠音词变调规律不一,赣州话中保留的入声在进入双音词后声调也有独特的变化。变调不仅受限于语音条件,还涉及语法层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9.
通过描写蒙山壮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分布,探讨其功能分类及用法,并试图揭示其特有的语言现象。近指有nei24、kei24、lei24、□ei24,远指有□n53和k□n53,读音不同对应的语法功能也不尽相同,可指人或物、处所、时间、性状程度、动作方式。  相似文献   
1000.
贵州务川方言音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调查务川县方言语音系统的基础上,归纳其音韵特点,列出同音字汇,并从中古音系统出发,比较说明其语音古今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