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365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81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习水县千余座的鲴人石棺椁墓葬文化,堪称贵州第一。今贵州黔北的夜郎系民族的远古先人是不狼山(濮郎山)人。其中的一支鲴人,进入四川,跟纵目的蜀人(蚕丛氏)文化融合,友好相处,被称为“髯人”或“雾鲳”。另一支鳕人在习水河流域,建立了鲳国。故鳕人跟髦人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石室文化。《百家姓考略》“雾鳕”部族“皆巴蜀之民也”。鲳国在历史上共存在了3324年。鳕人石棺椁墓葬品类齐全,时代序列完整,数量很多,共分崖石棺和石棺椁两类。《酉阳直隶州志》的记载。猪婆龙抢宝的两边为对称的两尾鳕鱼是鲴部民族典型的图腾崇拜,因而是鳕国的国徽。习水的仓头坝应该是鲴国的首府。日本弥生时代的石棺椁和石瓮是夜郎鲳国石棺椁的日本化。  相似文献   
92.
苏廷玉为清代闽南重要历史人物,嘉庆进士,道光重臣,曾按察山东,总督川西,“扬历中外垂三十年”,为清代封疆大吏;然不知何故,自清末民初以来,所有官修正史与学林史籍均无苏氏传记,惟清光绪之《马巷集》与民国时期之《福建通志》、《同安县志》、《厦门市志》有零星记述,然皆散佚不全。笔者据苏廷玉晚年亲撰之《鳌石自蘸圹志》与《鳌石府君自记年谱》对其生平予以考述,并对其所撰《重建泉州元妙观碑记》有关闽南道教历史、道观修建过程与神灵信仰等方面内容予以钩稽梳理,以期对闽南人文之传承与道教历史之了解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3.
在宋代归隐文化休闲化的背景下,苏轼通过对陶渊明的个人化诠释,提出"休闲等一味"的观点,从而完成了对陶渊明休闲审美思想的超越,同时也标志着古代休闲审美文化高峰的到来。  相似文献   
94.
周必大作为南宋前期重要的政治家,在当时朝野推崇苏学的政治背景和学术氛围下,十分关注与敬重苏轼。他采用考证、点评、辨析等方法,对苏轼的生平事迹、道德文章进行了深入考察和客观评价,体现了作者独特的人品风范与学问见识。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概括。周必大提供的不少今人未见的苏轼佚文线索,表明苏轼研究的文献收集整理等基础工作,还需要继续努力进行。  相似文献   
95.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不是写其“平生功业”,而是感慨命运多艰,想“致君尧舜”却一事无成。他历贬三州,处境越来越差,心理适应能力却越来越强,文学成就也远远超过他处境顺利时的成就。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以苏轼元丰元年的节庆作品为文本,深入感受苏轼在元丰二年乌台诗案发生前的节庆感怀,以了解对于新法未因王安石罢相后停止施行,苏轼心中的感受。先由宋代党争元丰元年时苏轼所处政治处境着手,论述变法的发起是宋神宗所主导。再分由“归来谁主复谁宾”的寒食感怀、“月岂知我病”的中秋感怀与“明日黄花蝶也愁”的重阳感怀三部份论述。感受忠臣期望国君清明的寒食节情感。将月会通成国君的诗词之中,对于月的多种情感,正代表着对于国君的多种想望。对于重阳节桓景带领百姓对抗温疫与自己带领百姓对抗水患,起了千古共鸣,却也感受到深深危机,这些作品都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元丰元年苏轼的节庆感伤。  相似文献   
97.
从反映两宋朋党之争的特定角度,探讨有关苏轼贬谪生涯的三部元杂剧《醉写赤壁赋》《东坡梦》《贬黄州》,深入剖析其遭贬原因及剧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塑造,对于我们认识宋代党争的激烈残酷,以及党争中纷纭复杂的人情世态,思考党争对文人心态的影响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98.
论苏轼的俳谐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生性风趣幽默 ,其“无意不可入 ,无事不可言”的创作作风开辟了俳谐词新的审美境界 ,带来了北宋词坛俳谐词的繁盛期  相似文献   
99.
苏轼以自己的创作经验为基点,以历史的经验为参照,更以其作为诗歌创作天才所独具之感悟和描述能力,对诗歌创作中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作了探究,形成了自己的诗学思想体系,从而充实、发展了传统诗歌理论。关于诗之本质,苏轼认为诗是诗人主体在感物的基础上内在精神境界的自由呈现;关于诗的价值功能,苏轼提出了"诗须要有为而作"的命题;苏轼接受皎然、司空图等人的"象外"说、"味外"说,进一步发挥了司空图的"美在咸酸之外"的诗美观;苏轼吸收借鉴道家的"虚静"说和释家的"空"、"静"观,对创作过程中主体"空静"、"物化"、"神授"、"兴会"等一系列心理过程做出了揭示,形成了具有一定系统的艺术直觉理论。  相似文献   
100.
“筋斗”是中国毯子功的基本技艺。“筋斗”一词源自明代于慎行《榖山笔》揣拟的典故,认为“筋斗”源于“金斗”,典故出自《战国策.燕策》。“筋斗”一词有多种写法和念法,“筋斗”亦作“跟斗”、“斛斗”等,不一的字形,以及典故不明,皆表明了“筋斗”是一个谐音词。从语言的视角,“筋斗”一词源自于伊朗语汇,也透视出粟特文化的遗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