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978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4篇
综合类   69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61.
唐寅由于人生遭际而形成的处世哲学、人生态度、诗歌风格,在他所创作的题画诗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其题画诗所表现出璀璨美、意趣关、新奇美和悲剧美等多重审美意蕴,体现了唐寅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62.
杨街之在《洛阳伽蓝记》里,心念旧都,悲怆往昔,以状记佛寺警醒时局,记叙历史。作者虽有排佛之迹,然而其书中对佛教灵异事件详加描述,无不流露出他对佛教某种神秘力量的肯定,透露着浓郁的佛教思想。  相似文献   
863.
杨朱的思想是为我、贵己、轻物重生。他代表了那些对统治者和家族失去认同感的中下层民众,他们除了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来供养统治者,还要为国君卖命打仗,并不具有纵欲、享乐的条件,他们首先和主要关心的,是如何能在那个乱世生存下去。杨朱作为他们的代言人,不可能宣扬纵欲、享乐思想。  相似文献   
864.
扬雄准《易》而作《太玄》,在历史上引发《太玄》研究之学。汉末三国时期,《太玄》研究形成第一次高潮,推动和促进了魏晋玄学的形成和发展。晋范望《太玄解赞》成为象数学的代表之作。唐王涯注《太玄》,引入王弼解《易》方法,《太玄〉义理学张显。宋代的《太玄》研究极为兴盛,对宋学尤其是象数性命之学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不少贡献。明清两代,《太玄》研究转入低谷,但仍有值得关注的著作传世。现代的《太玄》研究更有兴起发展之势。《太玄》研究与传统学术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65.
杨树达训诂成就卓著,在语文诸多学科都体现了很高的训诂价值。论文通过全面考察,举例说明了杨氏训诂在“古籍整理及阅读”和“辞书编纂”两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66.
尹均生教授对国际报告文学的研究作了开拓性贡献。在这个广阔的领城内,他路近30年的努力,在中国开展埃德加.斯诺及其《红星照耀中国》的学术研究,写出几百万字的论文,出版了11种著作文集,瑶养出我国第一批国际报告文学研究生,主办参加20多次斯诺研究学术会议,为中美人民友谊谱写新的篇章,为中美文化交流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867.
韩非的"道理论"是在道、物二分的世界观框架内,特别将"理"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提出来并以"理"为中介,以"圣人"为依托,在先秦道论的发展大势中,诠释道与物之间的存在、生成关系,将"道生万物"转换成了"万物自生",完成了先秦道论的本体化转化。进而在"道理论"的框架之内,在先秦名辩思潮与"正名"语境中,将"物"分为"名"与"实"两端,借助"因循"思想与"形名"之说,阐发了具体的认识、实践手段。  相似文献   
868.
文学史书写中"作家作品集"式体例正受到质疑。文本的审美价值与历史价值、作品与文学背景及历史背景的关系、文本间的渊源与影响,正在考验着文史家的史识功力。杨联芬以《中国现代小说导论》的书写实践,使我们看到了这种书写体例可能蕴涵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869.
曹寅 (楝亭 )在西学东渐中特殊的人生际遇 ,使他对西洋科学和天主教神学有了较多的了解 ,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收藏的西洋科学和神哲学书籍达 5 7种之多。曹寅这种对待西洋文化的开放态度 ,对曹雪芹及其《红楼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70.
杨贤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教育思想非常丰富。他提倡职业教育,改革普通教育,强调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并从教育本质上论述了教育的职业性。这些思想仍有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