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840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9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曹禺戏剧中常常运用意象并置的诗化手段将看似散乱的材料进行“聚”与“收”的处理,以达到对材料深层寓意的充分挖掘。其意象并置的运用普遍而又多样;既有相似意象的对等,又有对比性意象的“跳跃衔接”,还有相同意象的多角度重复,它们与剧中浓郁的叙事性相互对抗,形成戏剧的内在结构张力。  相似文献   
12.
在对戏曲的认识上,王国维摆脱了正统观念的束缚,把戏曲当作“一代文学”、“纯文学”的代表来考察,从动作性、代言性的角度来阐述传统戏曲的美学特征,还戏曲文学应有的历史地位。特别是在宋元戏曲史的基础研究上,主要运用的是西方实证主义和传统的经学即乾嘉朴学的方法;相反吴梅则可以说是传统曲学体系的集大成者,较王国维研究,吴梅在对戏曲的认识上同样用文学进化论的思想来看待中国戏曲的发展,有一致性却更进一步,勾勒出中国戏曲历史的全貌。总的说来,吴梅在用严格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做戏曲史资料建设方面的功绩不如王国维,但是与王国维从纵的历史方面进行考察的特点相比,吴梅的戏曲史观更具有联系社会生活、政治、文化情况及联系其他文艺形式的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曹禺的《日出》是蜚声剧坛的名著,用电视艺术手法对这部名著作了较好的改编,延伸和充实,但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剧情、主题思想,仍然是忠实于原著的,而五更丰富了原著的戏剧性,增强了观赏性。不足之处是写陈白露又增添了干妈这个人物,削弱了原著人物的思想性格,写李石清增添了不必要的情节,但总的来看,仍是忠实原著的成功之作,为改编名著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4.
尽管淡化了自己的政治色彩,但深受欧美意识形态影响的梅贻琦,在长期教育实践中,贯彻了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推行民主管理;一生充满爱国主义理想,从事“教育救国”实践活动;具有强烈的时局观,勇于开拓、创新;同时也暴露了当时知识分子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5.
《活着》发表之前,余华一直是和先锋文学联系在一起的,但《活着》的发表,让读者看到余华并不总是和先锋保持一致。这部小说摆脱了形式的探索和先锋性,开始关注人物和意义,小说中的人物不再是一些符号,而有了自己的声音和独立的意义,作者所表达的苦难也是实在的、具体的。《活着》显示了余华对价值和意义的认同,也流露了他对过于追求形式的先锋文学的某种反拨。  相似文献   
16.
严冰 《三明学院学报》2005,22(3):291-295
成功的历史文化散文创作。为余秋雨赢得了苣大的声誉,也使余秋雨将人生定位在民族未来文化建设的“建设者、引渡者和保护人”。通过分析“余秋雨现象”中的两种反差现象,认为相对于成为民族文化“引渡者”的“天之重任”,从为余秋雨赢得极高声誉的历史文化散文作品中所体现的作者生命智慧看,给人以“身腰赢弱”、不堪重任的疑虑。尚需在“坚毅度”方面强化。  相似文献   
17.
双层叙事的提出意在探求《一个人的遭遇》与《活着》文本审美价值相似性产生的叙事技巧上的缘由。认为两部作品具有双层叙述结构,第一叙述者与第二叙述者的层次使作家能够从题材本身的客观限制中解放出来,从而发掘题材在写作上的最大可能性。这一结构方式能够突破对作家的限制的同时也改变了一般阅读状态下读者的姿态。赋予读者以叙述上的参与与阅读时的对话姿态。双层叙事使读者与第一叙述者展开对话而与第二叙述者保持距离,形成阅读时的第三者角色,一方面参与叙述建构,另一方面保持对叙述的批判与思考,形成一种“间离化效果”,是能够将读者引向深入思考状态的理想叙事方式。余华与肖洛霍夫的这两部作品提供了双层叙事结构的经典范本,同时他们在具体叙述选择上也有所侧重,但在阅读效果与文本审美趣味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8.
元好问论诗推崇"中州英雄气",追慕韩诗雄健高古的风格。其五古、七古多追摹韩愈,并善于烹炼百家,能融汇李白、杜甫、苏轼等人的优长于一炉,形成他清雄顿挫、奇崛而不雕镂、巧缛而去绮靡的诗歌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巴渝诗鸟瞰     
巴渝诗是巴渝大地孕育、生长的学奇葩,堪称源远流长。具发展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唐前为滥觞期,唐、宋为鼎盛期,元、明、清则走向衰落。巴渝诗是外籍作家和本土作家共同创造的结晶,是巴渝学中的瑰宝,无愧为巴渝化璀璨的明珠,自有其鲜明的特色和不朽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在关羽与曹操决战荆襄的关键时刻,孙权的部属虞翻"阴诱"了芳、仁,说辞是"为陈成败",示其大势已去。潘濬刚直耿介,在荆州失守、关羽殒命后,无可奈何之际才归服孙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