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篇
  免费   5篇
教育   817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58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在儒、道、释三教合流的思想背景下,以庄学为中心调和儒、道、释,成为宋代庄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晁迥不仅积极调和庄子与儒家思想、庄子与佛学的关系,他还吸收佛学和老庄思想中的修道理论重新组合成“虚空为体,心息为用”的修身心法,体现了佛教心性论对宋代庄学的渗透。  相似文献   
152.
天人合一的境界,体现的是道的精神,而道,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是和谐的。因此,道,就是一种和谐,而和谐,即为美。庄子之道,就是一种蕴涵在天地万物当中的美。本文从庄子之道的内涵与实质出发,充分论证天人合一的境界体现的是人的道德精神,人因为这种道德精神而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找到最本真的自我,找到最本真存在的乐趣与快感。和谐社会因而产生。  相似文献   
153.
老子的“道生物”与基本粒子的转化、阴阳相感与费曼图、八卦图与重子(介子)八重图之关系,生动而饶有趣味地说明了老子及其道家思想的灵魂正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当代粒子物理学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中国古代的道家学说与现代粒子物理学并不存在任何“血缘关系”,也不可能互相取代,但两者确实存在可比较之处。这样我们完全有理由将中国古代哲学汇入当代科学之潮流中,并从中汲取其智慧。  相似文献   
154.
范曾先生在艺术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而滋养其艺术之树结出累累硕果的源泉,不外乎他在艺术创作中能坚守"以艺弘道,以道驭艺"的创作原则。其中"道"有两个特征:一是艺术家个体价值的高扬,二是对民族未来发展的责任感,两者统一于范曾先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和依恋感。范曾先生杰出的艺术成就对传统文化的复兴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文艺创作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熔铸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从而解答当下文艺界民族身份认同的困惑。  相似文献   
155.
从班彪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班彪一生都兢兢业业地恪守自己的职责,官小事简,尽管与高官厚禄无缘,却也没有遭遇任何凶险,究其原因,皆缘于其内心的外儒内道思想.这种思想在他的赋中表现得较为充分,而家庭传统和时代风尚是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6.
唐人"有意为小说",关注和反映现实人生。唐人笔下的仙境和神仙意象是唐代特殊社会现实的曲折反映。唐人小说中的"神仙窟"的艳遇故事多是唐代文人狎妓冶游和交游女冠的时代风貌的曲折写照。  相似文献   
157.
虽然身处现代文明和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但张炜是一个具有传统文化情结的作家,他崇尚的是传统理想人格.因而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既体现了儒家的"内圣外王"的显性理想人格,又隐含了道家的自由任性的隐性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58.
南宋遗民词人悲剧性的生命体验使他们更易领会道教的义理,加上地域文化的影响,他们与方外之士结友唱和,广泛交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从中对道教义理也有了较多的认识与理解,这样,就使道家思想深刻渗透到了遗民词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他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并体现在词作的思想意蕴中.  相似文献   
159.
郭祥正的诗歌创作与道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祥正的诗歌创作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且道教对郭氏前后期诗歌创作的影响是变化的:前期的影响是外在形式化的,如意象运用、超现实的艺术手法;后期的影响是在内在精神层面上的,如逍遥物外的思想等。这种影响的变化也直接导致诗风前后的变化,从而破除传统文学史上对于郭氏诗歌的成见。  相似文献   
160.
施肩吾选择施仙岩作为道教修炼之所的原因在于:修炼之所一般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选择西山,符合道教发展的历史轨迹;西山附近的游惟观已成一片废墟,破庙难以容身,施肩吾只得另辟石室而居。"施仙岩"得名是因为施肩吾,这一点毋庸置疑,而施肩吾有二:一为唐代的施肩吾,一为五代末至北宋初的施肩吾。而施仙岩得名是由五代末至北宋初的施肩吾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