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明太祖在总结常平仓、社仓等救荒仓政的基础上创立了预备仓政,形成了重要的仓储备荒体系。明朝统治者通过设立预备仓,一方面解决了远距离运粮的问题,避免了赈灾粮食的转运之苦,减少了救灾中粮食运输的消耗,且为灾民就近取食提供了条件,使灾区人民的生命得以维持。另一方面,预备仓的建设为实行“先赈后闻”的荒政政策创造了条件,避免了因报灾——勘灾——赈灾途中时间的消耗,加快了救灾的进程。避免了灾害来临之时流民成群、饿殍遍野的境况,为明朝前期政权的巩固提供了保障,成为了明朝重要的仓储救荒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2.
朱熹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理学思想家,在他博大精深的理学思想体系中,折射出其极为精湛的法文化观念。法教育观、法制度观和法实践观是朱熹法文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熹法文化观对于推动我国普法教育、完善我国法律制度、督导我国法律实践均具有重大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3.
《四书集注》继承和发展了孔孟思想,融汇了儒学、佛学以及中国的道家学说,提出了全民教育目标及体系,确立了儒家文化的道统地位,集中体现了朱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朱熹通过集注继承和创新儒学文化的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