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87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爱情比生命凄美--评娄烨的电影作品《苏州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情的故事千古传唱,但现代社会尤其都市人的爱情似乎只是一种奢望、娄烨的电影作品《苏州河》以四个年青人的生命和爱情纠不可分的故事,低吟浅咏出一曲凄美的人生之歌,并且:爱情比生命更显凄美、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诸多中外学者陆续探讨《马可·波罗行记》的真实性,力辨书中之“所见”与“所闻”。特别是英国学者弗朗西丝·伍德(FrancesWood)依据种种疑点,否定了马可·波罗到过中国。本文则通过《行记》中一条地名Tiunguy的考证,从历史地理、方言特征、几种主要的版本和可能出现的书写讹误,以及当时当地陶瓷生产的情况分析,证实Tiunguy即“丰州”,解决了有关《行记》地名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疑点,重新检测了《行记》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993.
长期以来,史学界将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视为孔子站在没落权隶主贵族的立场,反对社会改革和进步的主要依据。本文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这一看法的理论基础是“战国封建论”,而“战国封建论”并非学术界的共识;若从“西周封建论”出发,则可做出新的诠释,即“克己复礼”是符合春秋时期社会稳定和发展要求的正确思想,在历史上是有进步作用的。  相似文献   
994.
汪浩同志反复论述的“毛周体制”从法理上说是不存在的,从客观实际上说也是不通的。毛泽东周恩来有过长期的密切合作,但也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或产生重大分歧的时候。“毛周体制”不是民主政治的体制,而是类似历史上的寡头政治,所以不宜宣传,不宜作为党的建设和国家制度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995.
蘩漪和周萍的矛盾是整部《雷雨》的重要线索,他们的悲剧历程贯穿全剧始终,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蘩漪、周萍的悲剧“命运决定论”是一种误解。依据罗伯特·W·科里根的悲剧理论,蘩漪和周萍由于内在矛盾性而心理分裂是导致悲剧的根本原因,也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因此,蘩漪、周萍的悲剧不是命运悲剧,而是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996.
西周王朝的天下格局与国家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周王朝大体上可以认为是一个拥有中国、四土、四国及多方、不廷方三部分的统一的主权国家 ,西周王朝与四土、四国各封国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可以视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尽管西周封国在世袭、独立性及有井田制等方面为后世的地方政区制度所不容 ,然此正为其时代特色。五服之制是周公制礼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目的在于加强和调整西周王朝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因此 ,它是解开西周王朝国家结构形式之谜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997.
周恩来是艺术功利论者 ,他把戏剧当作一种思想启蒙和革命宣传的重要武器与工具 ,但他又谙熟戏剧艺术的自身特点与规律 ,因此 ,他尊重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反对动辄给艺术家和戏剧作品“戴帽子”、“打棍子”等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做法 ;他站在马克思主义功利论的立场上 ,针对当时重思想、轻艺术的“左”的倾向 ,提出并强调思想性与艺术性辩证统一的观点 ,从而丰富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 ;在广采博取中外文化的基础上 ,坚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实现戏剧的民族化 ,是周恩来戏剧观念的又一重要特征 ,也是他一贯主张和毕生追求的艺术理想 ;此外 ,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卓拔的艺术鉴赏力 ,进一步升华了周恩来的戏剧观念。  相似文献   
998.
周辅成和唐君毅这两个川籍思想家不仅“相识以文”,且“相知以心”,有着共同的哲学倾向和理想追求,终其一生都关注着人的本性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追寻着如何成就一个健全的人和如何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文社会.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人生历程,可是在学术和精神上却十分“契合”,都为了使中华民族文化之生命能够趋向无限丰富和永恒发展而努力不止,力争在人的解放或心灵的自由中实现“天德流行”的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999.
在援建万里之遥的坦赞铁路工程项目上,周恩来总理的个人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周思来不但积极建议主席援建坦赞铁路,解决中、坦、赞三国政府代表会谈中所遇到的工程技术问题,而且还密切关注坦赞铁路的施工进度,督促援外物质的充足供给。  相似文献   
1000.
邓涛 《培训与研究》2009,26(1):82-84
本文为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而作。文章通过梳理周恩来同志的新闻工作经历,追寻其早期、抗战时期的新闻思想及他关于新华社等媒体性质及记者修养的论述,以期较全面地揭示其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