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54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29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大量史书记载和碑刻均证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前位于河北省唐县、阜平、涞源交界的大茂山就是古北岳恒山的主峰;国家祭祀北岳恒山的活动一直在河北曲阳县的北岳庙。弄清北岳的历史变迁,对于明确古北岳的历史地位,挖掘古北岳的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周庆云《西溪秋雪庵志》是研究杭州西溪秋雪庵史和杭州佛教史的重要材料。《杭州佛教文献丛刊》第一辑中所收的整理本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少方便,但在校勘方面问题较多,存在不少误字。  相似文献   
83.
戴复古《石屏诗集》中之《慧力寺避暑》一诗,清《嘉庆太平县志》认为慧力寺就是温岭小塘岭下(今大溪镇塔岙村)之惠力寺,于是以此为据,历来成为定谳。考之诗中人物,均江西清江人,考之诗人行迹亦在清江,清江之慧力寺内有苏东坡的写经台,曾藏有苏东坡手书《金刚经》碑,为当地名刹。诗人与三当地诗人游当地名刹,顺理成章。且“慧力”与“惠力”本不相同,是老县志编者未加考证所致。因此,戴诗所指慧力寺当在江西清江县,特为辨之。  相似文献   
84.
乾隆撰写的《须弥福寿之庙碑记》说明了修建须弥福寿之庙的缘由,阐述了六世班禅的到来所具有的深远历史意义以及对蒙古王公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可以看出,在乾隆时期西藏与清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原有对该碑文的注释有不妥之处,试一一指出。  相似文献   
85.
晋江龙山寺是上百座台湾龙山寺的祖庙,其建筑屋顶形制严格,造型巧夺天工,题材丰富,装饰色彩艳丽,具有宗教、政治与民风民俗等多元文化内涵,体现了建筑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民俗所形成的装饰艺术。龙山寺屋顶装饰因屋脊位置与功能的需要所体现的装饰特征,其题材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使其成为闽南佛教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趋于世俗化的表现,折射出闽南寺庙屋顶宏伟大气、韵味别致的审美文化特征,对当代社会民间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6.
辽代佛学字书《龙龛手镜》的写作地点为蔚州金河寺,该书对佛学传播和辽与朝鲜的文化交往发挥过重要作用,宋代最早的刻本产生于北宋熙宁中。  相似文献   
87.
魏文斌  吴荭 《家教指南》2001,(1):128-133
炳灵寺石窟位于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交通要隘上,唐时随着唐蕃古道的繁荣和唐蕃关系的日益密切、交往的频繁,炳灵寺留存了唐蕃关系的史料。仪凤三年(678年)李敬玄率大军代蕃,开元十九年(731年)以崔琳为首的和蕃使团途经炳灵寺礼佛、出使及使团成员、唐代召募防御吐蕃抢麦的防秋健儿等,皆见于题记。  相似文献   
88.
伍玥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2):11-13,18
大同云冈石窟是北魏时代佛教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见证。从审美人类学角度把云冈石窟放在一个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不仅仅考察当时的"语境",同时也考察云冈石窟在现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反映的审美现象,考察其在北魏时期以及当代社会里作为雕塑作品的社会功能与意义。  相似文献   
89.
蔡华  张平乐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8):65-67,75
佛教寺院的院落式空间布局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主要有以塔为中心的世俗性院落式空间布局,以殿为中心的礼制性院落式空间布局,以塔、殿并重的院落式空间布局和以佛殿和法堂为主的院落式空间布局.所有佛教寺院的建筑功能均围绕佛、法、僧"来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强大张力和高度适应性表现出了宁静平和的佛理、宏奥博深的佛法与含蓄内向、充满着理性精神的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90.
土地神是庇佑一方土地的神灵,在汉人的宗教信仰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城乡结合部,虽然居住模式发展为社区形式,但俯瞰高楼大厦间,土地庙却屹立不倒。可以说,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土地庙的保存是情感的召唤与社会功能的双重运作的结果,是现代社区中传统信仰的延续,是人心联系的纽带,是当地人们对传统宗教信仰的一种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