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347篇
科学研究   4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1.
宋江是《水浒传》中一个关键性的人物,要弄清《水浒传》的思想,不能不认识宋江这个人,从宋江性格的矛盾性可以探究出中国农民起义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12.
心理素质和实力是中国现代女排夺冠的基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世界排球顶级竞争,在体力相同的条件下,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整体性心理素质和对抗性的技术实力;中国女排正是依靠快速多变的全面型打法、精神力量和智慧,取得了本届世界杯无可争议的全胜战绩.  相似文献   
113.
参加每次教研活动,我们的教学智慧都会得到一些提升.一次《孔乙己》“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参研,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课前的明确分工,课堂教学的准确定位,关注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制胜法宝.当然,精彩的课堂总是携带着一种缺憾.  相似文献   
114.
五四时期是“个人”被发现的时代,然而“人”的发现经历了从奴隶到国民到人的曲折过程。在个人主义的发现及倡导过程中,为了调和西方的人学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间的矛盾,梁启超、周作人和胡适等人在倡导策略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5.
论梁启超戏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戏剧对传统戏曲营造戏剧情境的方式进行了调整和改造,综合、发展并推广了前人的戏剧技巧,如化妆演说、对唱加对白等,其创作直接启示了中国近现代戏剧的文本操作,深刻影响了近现代戏剧走向。  相似文献   
116.
在教学反思中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代呼唤智慧型的教师,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养成知性教学智慧、理性教学智慧、实践性教学智慧和情感性教学智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7.
乡村现代化一直是近代中国社会改造的重大内容。以梁漱石为代表的乡村现代化实践者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本土化道路,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本土资源,“乡村建设”以及“乡村自治”和“乡村教育”等试验,都力图在传统乡村找到中国现代化的本土动力,用传统文化的改良推动乡村建设。其《乡村建设理论》一书从乡村建设问题着手深入探讨了中国教育的功能、性质以及特殊性问题,以致形成了一整套有关乡村教育的理论,它不仅对中国教育理论的建设和当时乡村教育运动的研究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有些观点和实践仍然可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8.
梁启超晚年偏爱佛学,在史学研究中大量使用佛学话语来解读历史和史学,倡导史学界重视佛教和佛学,故其晚期史学思想也深受佛学理念的影响,在历史发展动力、因果律的理解及经世致用思想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思想倾向,体现出明显的佛学取向。佛学的影响使他更加注重历史发展主体性因素和精神作用,塑造了其晚期史学的基本风貌,并使其得以融汇佛、史,以佛家的胸怀践行史家的天职。  相似文献   
119.
在二十世纪初叶,梁漱溟对中国文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与反思,基于对一些文化观念的批判,他从理论层面上界定了文化的内涵,并提出了文化三路向说。这些思想对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0.
中国古代那些为统治者创下盖世功勋能言善战的文臣武将们,他们的一生可以用功高盖世来形容,然而却大多命运多舛。相比较而言,民间传说却赋予他们一个完满的结局,这反映了广大民众鲜明的爱憎观和善良的心理愿望,蕴含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