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9篇
  免费   10篇
教育   1677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69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我国古代“牢丸”是何种食品?目前至少有“蒸饼(馒头)“包子(馒头)”水饺“汤团”等不同的说法。根据文献记载研究、分析,我国古代对物品有“随形而名”的习惯和特点,“牢丸”有一“丸”字,“丸”即“圆”,说明“牢丸”是一种呈“丸(圆)”形的食品。另外,从“牢丸”的食用方式看,与“圆子”相符。因此,“牢丸”应是。圆子”。我国制作、食用“圆子”(包括“汤圆”)的历史不晚于西晋。关奠词:古代I食品;牢丸,圆子.  相似文献   
952.
帛本《系辞》与《易之义》《要》篇在论说天地概念时,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帛本《系辞》将天地概念分别归置于两大对立统一的范畴系统之内;《易之义》与《要》篇则提出了"三才之道"的范畴系统,将人与天地并称。今本《系辞》与帛本《系辞》也有很大的区别。今本《系辞》中与帛本《系辞》不相契合的文字,与《易之义》《要》所论的"三才之道"范畴系统更为贴近,体现了浓厚的儒家特色。  相似文献   
953.
儒家思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还广泛传播于东亚地区,对东亚文化圈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以韩国/朝鲜、日本为例,东亚国家和地区在对中国儒家文化的接受和传播过程中.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开创了兼具本民族个性和特色的儒学传统的历史。  相似文献   
954.
莫友芝《影山词》中对清代贵州的民俗文化多有描写,比如节日民俗中的除夕、元宵、七夕,物质生活民俗中的饮食、服饰,物质生产民俗中的养蚕,信仰民俗中的占卜等。  相似文献   
955.
民国时期况周颐寓居上海,在其生命的最后三年里(1924—1926),他发表39首词作于报纸副刊《申报·自由谈》上,其中37首未收入刊印的个人词集,是他的散佚词作,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辑录、考论《申报·自由谈》上刊载的况周颐晚年的佚词,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蕙风词创作,促进对他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56.
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得阅湖州贫民秀才贾收一首诗,心有所动,叹之“秀才有才”。公务到湖,急于求见,以文会友,结为知己。从此,无论顺世还是逆境,一位高官,一位贫民,两人或赤诚相见,或诗词往来,互相温暖,直到老死。  相似文献   
957.
庄子不但是道家逍遥思想大师,而且是生活关学大师。他倡导以无为本的“无知、无欲、无为、无用”生活美学准则,鼓励人们抛弃贪得无厌的世俗生活观念,坚持“无关无丑、勿迷真性”的审美生活信条,追求“身心自由、健康快乐、近似神人”的美好生活目标,从而得以成为先秦生活美学思想之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958.
王旭 《衡水学院学报》2013,15(2):88-89,87
《樊家铺》是左翼作家昊组缃的短篇代表作之一,其中线子嫂弑母情节将故事发展推向高潮。女儿弑母既是悖于伦理的意料之外,又在发人深思的情理之中。从中折射出中国20世纪30年代个人生活的不幸、社会制度的衰落以及人性的阴暗面。同时,作品通过描写线子嫂和她母亲的争执与冲突,也展现出当时社会经济困顿的局面和农村穷困悲惨的现实。  相似文献   
959.
《墨子》由五大部分构成,即墨经、墨论、杂论、墨语和墨守。墨学研究方法,是在墨学对象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现代科学的元研究。这是当前墨学研究推陈出新,质变转型,飞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60.
王阳明首先从祭祀象的现象中发掘出了两个合理’因素,一是象为舜的兄弟;二是象改正了错误。由此,得出了两个关于教化的命题:第一,人的缺点错误是可以改正的;第二,君子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化育能力,其极至就是可以化育恶人。在以君子期人的同时,王阳明也表示了以君子期己的一贯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