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73篇
教育   6751篇
科学研究   665篇
体育   328篇
综合类   47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588篇
  2011年   623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460篇
  2008年   599篇
  2007年   759篇
  2006年   743篇
  2005年   707篇
  2004年   678篇
  2003年   519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294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墨学在先秦盛板一时,与儒学同尊为显学,其思想精义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创于唐代的禅宗丛林制度就有诸多墨家思想的融会与发扬:1.墨家的“兼爱无别”与丛林的“天下一家”的仁爱精神;2.墨家的“交相利”与丛林的“自利利他”的互利思想;3.墨家的“唯贤是举”与丛林的“高僧风范”的民主作风。  相似文献   
52.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行政指导已逐渐取代行政命令而成为现代政府施政的中心。当代中国正在努力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需要成熟的行政指导制度与之匹配,因而探讨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指导制度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3.
本文首先建立了标准配极对应,从而为代数对偶原理提出了理论依据。并进一步在欧氏平面上提出了一系列对偶命题和阐述标准配极对应的应用。  相似文献   
54.
王希杰先生把得体性原则作为修辞的最高原则提出后 ,在修辞学界引起热烈反响。得体性原则是对我国传统修辞学的灵魂──“修辞立其诚”的精彩阐释 ,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是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整体把握。得体性原则具有修辞学上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55.
生物学试验设计原理及常用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生物学试验设计原理的阐述,总结并介绍了三种常用的试验设计法:对比试验设计、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56.
对摩托车加速及减速时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几种常用摩托车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各自的性能及优缺点进行了阐述,认为机械盘式制动器代表了制动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7.
会计职业道德既是会计人员在本行业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范,也是会计行业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有效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反腐倡康,进而有助于形成全社会的清正康洁之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从机制上、制度上以及会计人员的思想现念、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方面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58.
张颖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18(1):102-103,108
“因材施教”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是贯穿我国古代教育的一条重要教学原则。本文回顾因材施教原则的产生与发展 ,向人们提示一个真理 ;因材施教是历久弥新的经典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59.
网络经济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劳动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由此,也动摇了传统会计理论的框架。本从传统会计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角度,对当前我国会计假设理论的不足进行剖析,认为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系统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新型的信息处理工具置换了传统的纸张、笔墨和算盘,而这种置换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具改变,也不再是手工会计的简单模拟,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对传统会计理念、理论与方法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反思。  相似文献   
60.
对赌协议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仍处于尴尬境地,通过对司法审判中的对赌协议案例的统计和分析,发现实践中存在着定义不明确和界定错误的问题。法院大多依据合同法认定对赌协议有效,当事人依据公司法、金融法、合同法和司法判例主张对赌协议无效,各有欠缺之处。通过对理论和实践的反思,认为应当结合国际视角加深研究,并加快立法以填补法律空白,同时必须加强风险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