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5674篇
科学研究   309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342篇
综合类   441篇
文化理论   51篇
信息传播   1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610篇
  2011年   613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548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In recent decades, the field of art education has seen a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issues of social justice and social reconstruction which has led to pre‐service art educators often being encouraged to include potentially controversial topics in their pedagogy. Surprisingly, however, there seems to have been little concurrent discussion concerning the inherent risks involved in introducing polemical themes within the classroom. Indeed, despite its obvious importance, the subject of censorship is often given little attention in art education circles, save for when it has already become an active problem, such as when an instructor is accused of censorship by a student, or when forces outside the classroom seek to involve themselves in pedagogical decisions. In this article, I describe my experience creating and implementing an undergraduate pre‐service art education course on the subject of censorship. I begin by examining my students’ reactions to some of the themes explored, and then explain how discussing cases of art censorship and controversy can serve as a platform for introducing students to the key role that context plays in how we perceive, value and react to artworks. Finally, I make the argument that by including censorship as a subject within their curriculum, teachers can help students better to navigate the psychological, moral and ethical complexities of contemporary art making.  相似文献   
62.
两宋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民阶层规模不断壮大,城市工商业繁荣,出现了大批独立的商业化游艺场所——瓦舍(又称瓦子)。众多说唱艺人汇集于此,互相交流、观摩,极大地推动了说唱音乐的向前发展,使说唱音乐真正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63.
浅谈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领域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很有必要.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教学艺术,进行了这方面的论述,并阐明了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4.
新现实主义小说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和表现手法,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审美需要而增添了审美新质。它以直面人生的创作态度和严格写实的风格表现时下的生活和人民的心态,以“世俗化”的手法描绘世相,以大众化的审美形式与人民大众接轨。它还积极地吸纳各种创作模式和大胆地借鉴运用其他创作方法的创作技巧,以丰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65.
不朽的艺术作品不但能积极地教育影响下一代人,而且还能永久性地发挥艺术的教育功能,影响若干代人的成长和进步,这样的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6.
高校艺术实践课程在教学培养、个性化指导等方面存在现实困境,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高校艺术实践的培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情境。虚拟现实环境下的交互性、沉浸感和想象力特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投入度和演奏技能。文章从精准指导、个性化实践训练、技能薄弱点、个别化指导、情境化训练等方面提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艺术实践教学培养策略,并对学生艺术实践的训练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7.
杨一笔 《高教论坛》2003,(1):91-93,98
本文认为培养适应新世纪人才竞争挑战的高素质的专门艺术人才,专业艺术教育应重品德,重基础,重学养,重个性教育。  相似文献   
68.
艺术人类学视角与"美的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后国内美学界围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展开持久而热烈的讨论,但多是从《手稿》的文本语境出发并坚持概念优先,在两个“尺度”、“规律”等命题上纠缠不休,遂使讨论走入迷境。在现有学术背景下,很有必要从艺术人类学视角出发,重新考察“尺度”、“规律”等命题,从而为当代中国美学建设及当下审美活动的评判提供思想素材。  相似文献   
69.
美术教学CAI课件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综合运用到美术教学 ,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方法 ,是高师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文章根据美术专业教学的特点以及CAI课件开发自身的规律 ,提出了美术教学CAI课件的设计原则以及开发过程中重要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0.
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再生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艺术再生既是新的艺术品种和艺术流派的产生,又是经典艺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价值增值。敦煌艺术再生,既是艺术的再创造和文化的自我增值,是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化全球”的先声,同时也是经济文化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敦煌艺术的再生机制在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艺术张力和人为的发掘提炼,以及市场运作。对敦煌艺术再生问题的研究应该从哲学、美学、宗教、门类艺术的不同角度,运用典型分析法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