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4194篇
科学研究   11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54篇
综合类   31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潘杰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4):18-18,22
通过对现代竞技篮球运动中蕴含的诸多美学因素进行深入探讨,试图充分展示竞技篮球运动所具有的魅力。从而提升人们对其欣赏与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972.
覃琳 《柳州师专学报》2001,16(Z1):40-43
爱美是人的天性,美的思想可以引导师范生美的行为.在高校里重视和加强师范生的美育教育,提高师范生美的品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73.
孙玮 《体育科学》2011,31(1):89-92
在阐述竞技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自由意识、秩序意识和审美意识等"游戏精神"在竞技中的展现特征,揭示了政治和资本等因素一方面促进了竞技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也使竞技的内在精神遭受遮蔽,并提出了通过竞技中独有的教化功能使游戏精神在当代竞技中得以彰显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974.
美育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 ,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 ,创造美好的人生 ,事实上每一种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如此 ,只是美育是最直接的途径 ,最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975.
高校美育应以艺术教育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的审美本质和艺术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艺术教育具有突出的美育功能。高校的培养目标和特点,促使我们必须将艺术教育作为高校美育的中心环节。构建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才能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976.
我国明代诗人谢榛,在60余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在广泛的交游论争中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论诗见解,论著《诗家直说》集中地表达了他的诗歌美学理想。谢榛特别强调诗歌要气象浑成,努力追求自然全美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要表现真情,反对拙劣的模拟和矫饰造作;诗歌意象要外射张力,追求艺术与世界浑融互渗的美妙境界,表现出中国诗学的鲜明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977.
高校德育与美育虽然是有着各自的自身特点和重要区别的不同教育方式和形式,但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目标下还是高度统一的,其是一种相辅相存、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8.
美育与德育是整个教育内容体系中既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又各自独立的重要部分。而在历史的传承与现实的趋向中又反映出人们对二者的关系,尤其是彼此的区别,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着许多偏差,给学校的素质教育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缺憾和问题。这就使得我们对美育与德育在本质、特点、目的、方法上区别的研究成为必要和急需。因此,探讨学校美育和德育的关系及实施措施则成为文章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979.
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是西方文明的基础。希腊神话、希腊悲剧、希腊雕塑和酒神文化等,渲染着一种与东方文化、中国文明完全不同的精神。这种精神潜移默化地熏陶着西方一代又一代人,使他们具有西方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观。而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和道家思想,在塑造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方面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中国青年的审美观便带上了特有的东方色彩,与西方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980.
吴长龙 《黄山学院学报》2004,6(1):99-101,105
从文本叙事的角度,对废名小说叙事话语、审美形象和叙事意蕴作具体的分析.考察了废名小说的文本特色和废名的独特的审美境界、生命哲学。在文本的意义上,论证了废名小说的文学理想必然孤独与寂寞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