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教育   4760篇
科学研究   250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291篇
综合类   35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79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Dualism is one of the views concerning the nature of mind. Arguments have been forwarded for and against dualism. Western philosophy lacks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soul and mi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mind is the question of consciousness, a clear view of which has also eluded the westem thinkers. Jain philosophy describes "jiva" (soul) as the sentient substance, which is non-physical and not sense-perceptible; consciousness and "upayoga" (manifestation) are the differentia of "jiva". Consciousness manifests itself in many ways: intelligence, intuition, conation, bliss, perception (cognitive elements), emotions, will, attitude and behavior, awareness of pleasure and pain. Jain distinguishes between soul and mind. The mind does not possess consciousness, which is the exclusive property of soul. Mind like soul is not permanent entity, and it exists only when consciousness manifests as thoughts, beliefs, desires, emotions and feelings. All these activities are influenced by karma, which is interface between soul and mind. Our existence is seen to be at three levels: soul, mind and body. Soul is the source of intelligence; mind (subtle body) is the executive and regulatory body and material body is the place of physical actions. A model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se three units is presented. The soul perceives and knows the external world through mind, so the perceptions made by soul are influenced by m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in and mind is discussed. The brain is seen as the center for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processing, its activity is regulated by mind, which in turn is conditioned by the soul. The conscious experience is made by the soul, not the mind. The Jain model of soul, mind and body avoids all objections raised against dualism, as interaction between soul and karma body (unconscious part of mind) is assumed to be based on parallelism, and that between mind and body is through radiations not violating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  相似文献   
102.
为了考察贫困和歧视知觉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和问题行为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测查了北京、天津、洛阳和南阳四个城市20多所学校的2670名5-8年级儿童,考察其物质资源、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歧视知觉及亲社会行为和问题行为.结果发现:(1)贫困家庭儿童的物质资源指数、教育资源指数显著低于非贫困组,歧视知觉显著高于非贫困组;(2)贫困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显著低于非贫困组,而问题行为显著高于非贫困组.(3)在贫困与非贫困家庭中,歧视知觉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和问题行为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歧视知觉对问题行为的预测更大.结果说明,歧视知觉比贫困更值得关注,可以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3.
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培养完全人格为目标的近代美育观,不仅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当前,审美教育在中国高等院校中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这不利于高校学生审美人格的形成。根据蔡元培美育理念,高等教育应重视审美教育,通过组织美的教学、建设美的文化、营造美的环境等方式塑造美的学生,切实提高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4.
文学在抗战时期顺应历史潮流,宣传抗战促使抗战达到全面动员;这同时也促使了文学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全面而整体的结合,走向现实主义,实现了抗战文学建国与建立新文艺的双重目标。由此,文学与抗战的结合充分显示了文学在抗战时期的作用和功能,展示了文学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作用,同时,也为文学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审美表现空间,使文学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05.
审美意识在期刊编辑选择与加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编辑工作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是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在一定的审美观照下,根据一定的审美意识来策划、编排刊物的。审美意识作为对现实审美关系中构成的主体因素及其与审美关系的研究。是美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审美意识在期刊编辑选择与加工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6.
优秀书法作品的诞生,需要艺术家获取强烈的审美体验。审美经验是审美体验的基础,因而书法家丰厚的审美经验是创作的重要因素,应当多从各种途径涉取丰富的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107.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乌托邦思想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审美救世主义、是不切实际地让美学承担了不可能实现的重任,到头来只能陷于唯心主义的虚无空想。不可否认,消极审美救世主义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乌托邦思想不仅只是如此的一无是处。只要跳出原来的成见就可以发现,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乌托邦思想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文章首先简述宋人梦幻词的分期。提出苏、辛梦幻词的贡献在于苏、辛借鉴前人的表现手法,尤其是庄、骚、李白以来的浪漫主义手法、创造了梦幻词的诸多范式:天问式、游仙式、骚体式、俳谐式、遥相思念式、诡谲象喻式等。苏、辛梦幻词之异在于苏词清幽而旷达,辛词激越而悲壮沉郁。他们开拓了宋人梦幻词的表现领域,使宋人梦幻词的体式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09.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表现了马尔克斯把“小世界”和“大世界”相结合的审美体验。从艺术观念说 ,这是一种以“魔幻的现实”和呼唤文学相结合的文学观 ;从艺术风格说 ,这是一种以严肃的内容与荒诞形式相结合的夸张象征为主的现代主义风格。这种审美体验和艺术特征 ,来源于马尔克斯的“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使其失真”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0.
从宏观的视角来考察,古典诗歌创作"以无为有"的审美内涵并不局限于言、意关系上的"无辞有意",其审美范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无言而妙"、"无迹而神"和"无理愈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