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4147篇
科学研究   10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53篇
综合类   30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民族声乐审美必须结合自己的国情,对西方的相关学说进行吸收和同化,总结和整理出中国人对审美问题的独特思想和中国审美实践中的独特之处,用以指导我们的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12.
网络艺术已日渐形成自己的后审美范式,即虚拟现实的符号审美、在线交互的活性审美和游戏世界的快乐审美。这些艺术审美方式的变异是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在网络时代的必然延伸。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海洋意识中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具有强烈的本土文化特征。本文试从审美欣赏体验、天人合一思想、宇宙时空观念、内在超越意识以及开放进取精神这5个方面进行挖掘和审视,以期增强人们的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通过特殊的音乐语言-旋律,振撼人们的心灵,使人产生愉悦,激发想象,产生情感,获得美的享受.教师要懂得审美心理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并将它贯穿、融汇在音乐教学中,方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5.
论宋词语言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词是一代文学的典范 ,以抒情见长。作为创造这一类文学的语言 ,有以下特点 :婉约与豪放各呈异采 ,整齐与参差相互为用 ,言内与言外相济成美 ,守律与悖律共创声美 ,绮丽与本色各尽其妙。几个特征结合起来 ,共同创造了宋词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赋体文学及其语言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赋体文学的源起、形成、发展和演变 :发源于先秦 ,形成发展繁荣于两汉 ,变化丰富于魏晋南北朝 ,延续于唐宋元明清。二、赋体文学的语言审美特征 :体制的规范美(体物写志的模式 ,铺排辞藻的手法、主客问答的形式 ) ;语体的创造美 (丰富多采的辞藻、骈散结合的句式、回环和谐的声律、贴切得体的典故 ) ;风格的追求美 (阳刚与阴柔的风格美 ,繁缛、精约、壮丽、轻靡、婉丽、超妙的风格美 )。  相似文献   
17.
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发话主体感知世界与认识世界不同:认识世界所依据的是事物的本质,所以,它的对象往往只能是处在固定关系的联系中的客体;在感知世界中,事物的关系和联系却是流动的,变化的。这样,形成了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区别。就艺术语言的言语表述来看,它反映的虽然不完全是客体,但它是客体信息对主体情感的激活。它有的指称相同,但语义却不同,有的无指称,但却有内容。这样,增强了人们 对艺术语言描写对象的感知度,淡化了对描写客体的抽象度。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处于一种写实阶段。教师如何在唱游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加强审美趣味培养、构建情趣教育模式等方面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将对学生审美态度与能力的形成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广告是语言的特殊交流方式,模糊修辞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给广告语言表达提供了广阔空间。在英汉广告语言中模糊修辞通过使用模糊性词语、精确性词语、修辞格、模糊引证、模糊性语句和标点符号等构成手段,使表达灵活、自由、简洁,能丰富语言的表达力,能传神表达主客观世界中模糊或无须精确描述的事物和心理等,使受众获得极大的美学享受。  相似文献   
20.
论老子天道观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审美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艳军 《太原大学学报》2010,11(1):38-40,47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核心,是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灵魂,而老子的天道观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之源头。"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审美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