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4篇
教育   685篇
科学研究   4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田纳西·威廉斯开创的诗化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其跻身于世界级戏剧大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一创作方法的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反复试验过程.<欲望号街车>是其成熟的标志.文章通过详细地比较<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中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创作手法的运用及其交融的程度,来考察其诗化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成熟这一特定阶段.  相似文献   
2.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calls both for building the knowledge base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AD) and for systematic induction of newcomers to the field if AD is to advance as a professional and an academic field. Despite the importance and complexity of AD, induction of novice academic developers remains mostly informal and predominantly focuses on the practices of the field. We argue that more-experienced academic developers have an obligation to provide formal and systematic routes into the field and its knowledge base than is currently the case. One way of doing this is through offering a formal course for grow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cademic developers. Such a course could equip newcomers with a more solid and shared knowledge base, thus contributing to shaping the epistemic spine of AD. In this paper, using Maton's Legitimation Code Theory, we offer an analysis of an existing course aimed at equipping novices with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to enable them to solve some of the problems in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is analysis have emerged general principles that could inform the selection, sequencing and pacing of knowledge in a formal course for academic developers.  相似文献   
3.
以绘画的形式、用现实主义手法讴歌当代藏族同胞的新生活,必须做到深人生活,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为了克服艺术形象的概念化,需要在绘画手法的变化上多下功夫。从生活中学习生活,从生活中去体验生活。在创作中,还需要努力提高绘画语言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4.
晚清民国时期,柳子戏的审美形态由大团圆结局逐步转向悲剧结尾,在主题内容中,则出现了对城乡差别、市民生活与商品经济的描绘和对“现代生存困境”中的无奈的刻画,开始追求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出现了现代主义的萌芽。柳子戏的历史转型昭示了包括该戏曲在内的地方戏曲走的是一条渐进式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英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在碰撞的过程中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相互汲取对方的长处,从而适应时代的变化,得到了充实、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写实小说作为一种特别的文学现象,它属于现实主义范畴却又与传统现实主义有所不同。它以平实朴素的语言风格、贴近民众的凡人琐事契合了读者心理,从而赢得了自身的发展。但后期由于过分注重生活原生态的展示,使作品格调灰暗,沉重压抑,新写实小说尽管有自身的缺陷,但它对其它的新现实主义创作及个人化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平凡的世界》在当代人阅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被广泛阅读.但民间持续高涨的阅读热潮并没有带来文学研究者和评论家们的热切关注。由于精英文学、高雅文学的立场.以及以西方现代艺术为参照框架的评判标准,使得这样一部作品在当代文学史上处于一种被漠视和尴尬的处境。因为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巨大的现实意义,所以确立《平凡的世界》新的文学史地位.不仅是对作家路遥在当代文学史上所作贡献的肯定,而且对我们新世纪的文学创作和研究以及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文坛,一些作家受到经济利益驱动,搜奇猎异、虚妄杜撰,甚至以色情渲染为创作手段,丢弃了作家再现生活指导生活崇高的使命。谈歌、何申、关仁山、张平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作家,敢于直面社会矛盾,关注民众生活,以时代呼唤为题材选择,弘扬了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把现实主义推向新的高度。为时代、为人民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既是时代的热切呼唤,也是作家崇高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勃洛克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俄国诗人,他既是俄国古典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又是现代主义诗歌的一代宗师。他的生活和创作是在两个世纪之交,创作道路复杂而曲折,新旧两个时代的交替过程深深地映印着勃洛克的文学创作轨迹。  相似文献   
10.
围绕毛泽东思想和实践的独特性,从毛泽东的气魄内力、想象力、情绪意境三个方面论述毛泽东诗歌艺术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原创性,富有启示性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