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5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685篇 |
科学研究 | 41篇 |
各国文化 | 3篇 |
体育 | 6篇 |
综合类 | 39篇 |
文化理论 | 1篇 |
信息传播 | 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59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徐向昱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5(4):39-44
“文革”之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先后成为新时期文学主潮,充分体现了“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比较而言,现实主义主要承担了文学的启蒙意识,现代主义则致力于审美形式建构.90年代之后,在市场意识形态的笼罩下,新时期文学迅速走向分化,呈现出无主潮的多元共生格局。 相似文献
722.
管瑞庭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0):126-127
本文主要从肃南岩画图像中强调特征、夸张的表现、平面造型三方面来论述岩画在塑形方面的表现,以此来以探究肃南岩画写实主义风格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723.
伍英姿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19-20,22
5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历了确立、冲击、强化的过程。不论是被确立为文学最高创作原则还是受到文艺界对其权威性的质疑,或是对其绝对性的强化,每一次变化都伴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动以及中央领导人对国际冷战格局、国内政治形势的判断。50年代中国文学规范必然也必须随国家对阶级认定的变化而变化,当代文学的社会主义性质由此被一步步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724.
有经验的小说家总是非常讲究对描写对象的技巧策略,设定各种技巧规则。合格的读不要只将现实主义定于一尊,应及时解决“读法”问题,即完成认识上的转换,只有真正读出小说家所设定的技巧规则,才能与之进行平等的和谐的亲密的对话交流。作品才可产生魅力。 相似文献
725.
刘醒龙是“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一方面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20世纪末社会转型期的艰难世家和尖锐的矛盾冲突,另一方面又强烈地表现出了要与人民大众分享艰难的时代情绪和人文关怀精神。所以,他的作品也就赢得了众多普通公民的信任,同时这也成为他寻找精神家园心路历程的审美呈现。 相似文献
726.
徐向昱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2):42-46
建国后十七年和“文革”十年,当代诗歌被有效地整合进了政治一体化的文学体制,使之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颂歌和战歌是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两种主要形态。进入新时期后,一方面是承担了启蒙主义历史使命的现实主义诗潮再度复兴,另一方面是“文革”时期处于地下状态的朦胧诗开始浮出历史地表。朦胧诗在思想方面与现实主义诗潮同调,在艺术技巧层面借鉴了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成为现代主义的先声。 相似文献
727.
段彪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24(6):151-154
驻足两宋文人画初创和院体绘画已臻高峰的特殊历史境域,着眼于院体写实性画风同书法的游离关系,蠡测这一特定时代书法与绘画在文化构成上的微妙性。同时在同文人绘画的比较中,更深刻地认识院体写实性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精神主旨及得失。 相似文献
728.
于薇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70-73
抗战爆发后,政治便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具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纷纷投入到民族救亡的洪流中。曹禺在抗战期间创作了许多与政治救亡紧密相关的抗日救亡宣传剧。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整个民族文化心理发生了重要的转变,曹禺也再次回归到了自己的审美天地。本文试图从历史文化和时代政治环境的视角来挖掘曹禺抗战期间话剧《北京人》创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质以及它在抗战文学史中彰显出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29.
段俊晖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5(1):153-160
莱昂内尔·特里林(1905-1975)是二战后美国少数几个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文化批评家之一。他始终把文学看成文化历史的一部分,认为文学谈论的是个人与文化之间处于危机的道德问题。他的批判性自由人文主义思想与个人、社团和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他对狭隘的犹太人意识的超越,对自由主义、现代主义不遗余力的批判,都从不同侧面构成了他独特的批评立场和人文视域。 相似文献
730.
浅析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文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10):87-88
俗话说文如其人,一部优秀的小说蕴含着作者的价值观念,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社会的价值取向。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亦是如此。本文拟从宿命论、叛逆主义和现实主义角度来探究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体现的价值观念,以及促使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