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87篇
科学研究   29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法律论证:概念架构与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论证是法律交涉活动的主体在法律交互活动中运用法律理由并通过一定的证明方式对论证客体的合法性、合理性证明。法律解释为法律论证提供前提性条件,法律推理则与法律论证构成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法律论证作为一种实践理性活动,具有目的性、合理性、实践性、形式化和限制性等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112.
在后殖民写作中,新独立国家的作家为了重塑被殖民统治所破坏了的民族文化和身份,往往利用文化视角的混合,改写“中心文化”的既定记载和版本,从而以新的形式和意义重写故国文化。德瑞克.沃尔科特在他的诗集《海难余生者及其他》中借用西方文学经典读本——《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的形象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类比,将鲁滨逊.克鲁索这一欧洲偶像文学读本中概念化的形象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3.
本文通过对同一属性范畴事物 ,不同属性范畴事物 ,无形与有形事物 ,不同感官范畴事物间比喻相似点的运用 ,说明了寻找相似点在比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4.
意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富于诗意的运行轨迹 ,它以取象譬类、天人互参的方式 ,以饱含情感的意象氛围直达诗意追求。取象譬类和情意倾向是它的诗化特征 ,它以形象的譬类 ,将其蕴涵的深刻情感展现出来 ,这种饱含情感的意象思维融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诗意精神。本文集中揭示了意象思维作为中国审美文化和诗意文化机制中枢的思维特征 ,为揭示意象思维乃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诗意指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将以张爱玲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荒凉”主题为参照对象重新研读苏童的小说《红粉》,并从人物同历史的关系以及比喻和隐喻的运用两个大的方面分析苏童在这篇小说中对荒凉主题的继承、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6.
不真正(不纯正)不作为犯是指以不作为的手段,实施通常由作为犯所能构成的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是不作为犯的核心问题。可以说,全部不作为犯的问题及讨论都是围绕着不真正不作为犯而展开的。"这里从大陆法系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研究入手,分析了我国学者对不真正不作为犯和罪行法定原则之间关系的研究状况,提出应该在立法上增设不作为犯的条款。  相似文献   
117.
束孟卿  赵双龙 《海外英语》2012,(14):248-249,254
变异性是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且涉及各个层面。同诸多语言一样当代法语在使用中也出现了不规范、变异的现象,尤其体现在句法层面上。历史句法学在对(形态)句法演变的研究中指出,重新分析和扩展是导致句法演变的两个基本机制:前者改变一个句法模式的底层结构但不涉及其表层形式的任何直接或内在的改变;后者改变一个句法模式的表层形式但不涉及其底层结构直接或内在的改变。两者互为补充、交替作用。该文借用这两个机制对当代法语语言出现一些不规范、变异的句法现象作出尝试性解释。  相似文献   
118.
鲍磊 《海外英语》2012,(16):165-166
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在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他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读者往往会被故事的主人公杰伊·盖茨比所吸引,这就是小说人物刻画的成功之处。通过运用里门·凯南的叙述学理论,该文从习惯性动作,环境以及类比三个角度来分析小说的人物刻画,进而揭示小说人物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9.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好”可以修饰形容词、心理动词、某些其他动词和数量词。“好”表达的是一种现实的(realis)情态,其主观化程度介乎“太”和“很”之间;“好不+形”的解读涉及说话人心理上的正负期待。程度副词“好”来源于并列式“好+形”的重新分析,其动因是转喻;通过类推机制,“好”从最初修饰形容词扩展到修饰心理动词、某些其他动词和数量词。  相似文献   
120.
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和希庇阿斯的对话探讨了"美是什么"的问题。现以这个问题的讨论过程为线索,分析苏格拉底在这个问题探讨过程中逻辑推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